山乡喜鹊叫声欢,扶贫科技送大安。4月3日清晨,渭源县大安乡两百多群众翘首迎来“扶贫空降兵”——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国家“百人计划”学者、博士生导师王若愚率科研团队进村开展技术培训,公益赠送20万元抗旱抗病生物菌剂,为大安脱贫注入了科技力量!
图说:王若愚研究员悉心为群众做技术培训,并赠送20万元抗旱抗病生物菌剂,试种2000亩马铃薯和中药材,尝试用科技力量探索出一条增产增收的脱贫路径。
增产快用“菌益多”
“用了‘菌益多’,耐旱又抗病,少用肥料多产出,薯药增产25%左右!” 王若愚在挤得满满当当的会议室里,向150多名群众现场讲解菌剂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作用效果。群众对菌剂非常感兴趣,很多人从十几公里外早早赶来排队等候。
王若愚团队经过长期探索,从南中国海深海淤泥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中分离出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抵抗病原微生物——解淀粉芽孢杆菌ez99菌株,潜心开发了一种微生物肥料制剂“菌益多”。该菌剂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1510725541.5)和农业部肥料登记证,在宁夏等地完成了万亩实验和技术推广,对水稻、马铃薯、枸杞、棉花、小麦、辣椒、番茄、玉米、果树等农作物上显示出很好的促进生长和病害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还能缓释肥效、长效生态友好地修复土壤及水体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这个科学家给的实货、用的实招!”潘家湾村民田应祖难掩喜悦地说:“如果这实验成功了,那就我们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了!”
图说:王若愚团队潜心研发微生物肥料制剂“菌益多”,已获得国家专利和农业部肥料登记证,在宁夏、岷县等地完成了万亩实验和技术推广,具有促生长、防病害、修复土壤等良好效果,将会有力助推大安脱贫攻坚。
“海龟”博士后又进村了
“听说是省城来的,还是个‘海龟’,给咱们带来高科技,还免费试用!” 大安老百姓对王若愚这位“一月之内、三下大安、披星戴月、满怀赤诚”的科学家充满了好奇和好感。
面对面传授新技术,王若愚研究员耐心细致地回答了现场群众提问,亲自参与菌剂发放,一再嘱咐农户按剂量、和方法使用,亲和的态度,生动的讲述,让老百姓露出会意的微笑。
点对点丈量实验田,上午讲课结束后,他带领科研团队马不停蹄地来到潘家湾村,进行试验田选址和测量工作。在大安副乡长苏建兵和潘家湾村工作队长刘占忠的陪同下,与潘家湾村民田应祖达成5亩土地流转意向,并完成了试验田分畦定垄、铺肥测算、种苗预定等种植工作。
为了搞好这次公益扶贫,王若愚研究员在繁忙工作间隙,深入大安调研实际、吃透实情、拿出实招,经过充分比照研究后才下定决心引入自己多年倾心研究的科研成果 “菌益多”,同时积极对接甘肃凯凯农业、甘肃陇农牧、宕昌福江源药业等有实力、有技术、有渠道的产业龙头,准备在渭源启动“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和生态种植项目推广”课题研究,力争2-3年内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性基地,带动当地产业升级、产品升值、农户增收、乡村振新,给希望田野洒满金色阳光!
“一方面,我们科研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需要多区域应用实验和宣传推广;一方面,老乡们种植成本高、收成完全看老天爷脸色,科学种田的需求十分迫切!”同行的何霞博士感慨地说,“如果不是省政府研究室扶贫干部牵线搭桥,如果不是这个非常有创意的公益活动,我们恐怕也没有机会走进渭源深度贫困山区来搞实验、做推广!”
图说:王若愚研究院一月之内、三下大安,研实情、出实招。培训结束后,马不停蹄地来到潘家湾村,带着团队进行试验田选址和测量工作,流转了5亩土地建立标准化试验田,完成了分畦定垄、铺肥测算、种苗预定等种植前期工作。
“1+1+1+1”是个好公益
为帮老乡摆脱贫困,大安乡党委政府联合各界爱心人士策划开展“渭有源头·爱心贷动‘1+1+1+1’扶贫公益行动”,组建“爱心人士+贫困家庭+联系干部+驻村工作队+合作社+龙头公司”多方联保爱心帮扶链,由爱心人士提供1万元1年使用权,与农户签订1年期定向扶贫、定期返还协议,并由企业、村支书、联系干部、驻村干部共同见证、共同实施“义贷1万元、自筹1万元”种羊、种薯、种薯产业发展行动,第一季扶贫合约于4月1日正式对外征集!
以1户2万元为例,甘肃陇农牧公司提供“10+1”杜泊-湖寒三代杂交优质种羊养殖收益保障,提供种羊、技术、防疫、培训、销售“五包”服务,确保年(两个生产周期)净收入2.3万元;由甘肃凯凯农业公司提供56亩特一级薯种植收益保障,每亩纯收入1000元以上,确保年净收入5万元以上;宕昌福江源药业公司提供30亩中药材种植收益7万元。
“用1万元1年使用权,帮1农户1年稳脱贫!”省政府研究室驻潘家湾村扶贫工作队长刘占忠介绍,“1+1+1+1”公益旨在集合“产业支撑、公益贷动、多方联扶、诚信担保”四种力量,希望能有效解决贫困户脱贫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缺指导等困难,还能有克服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户群体返贫难题。
据悉,通过这项长达两年的扶贫公益,将为大安引入了羊、薯、药三家龙头企业(养羊企已落地建设),打造一个现代产业体系,带动大安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借一万用一年帮一户稳脱贫,促一乡助一县兴产业奔小康”的小目标!
图说:首单“10+1”公益扶贫羊长势良好,潘家湾村贫困户范伟红和母亲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做公益我们是认真,一年来,我们努力引入甘肃陇甘草羊、甘肃恺恺马铃薯、宕昌福江源药业和中科院兰州分院生物种植技术, 期望创出一个精准长效、协同有力的公益扶贫新模式,闯出一条践行习总书记扶贫思想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文稿提供:省政府研究室 陈风雷 13919427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