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留学之简史

2024-5-13 21:25:3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23岁的有志青年刘步蟾站在即将远赴欧洲的战船上,振振有词。
二十年后,他任职大清王朝北洋水师的右翼总兵,指挥战舰,鏖战日海军。1895年,威海卫海战中,以身殉国,算是圆了青年报国的壮志。
刘步蟾远赴欧洲图强海军的那一年正好是光绪元年(1875),也是洋务运动的巅峰时刻。大清帝国出现了没落前的回光返照。
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被西方坚船利炮打疼了的清王朝,开始变革自救。修铁路、架电报、开办新式企业学堂,南北大地就这样撸起袖子干了起来,甚至还组建了引以为傲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海军舰队。
新运动,离不开新人才。选派留学生是清王朝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留美幼童,即选派幼儿到美国一边学习新技术,一边还要接受传统儒家教育,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典型代表。
这群幼童到了美利坚,除了学习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文化,美式宗教信仰也渐渐接触,发展到后期甚至还有学生信奉了基督教,剪了政治正确的长辫,这在国内的孔老夫子们看来是严重的大逆不道。
一纸令下,书不用继续读了,回国。
半途被召回的这群孩子,还算为国争气,很大一部分成了国之栋梁,其中就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清华最早的校长唐国安、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等一大批近代知名人物。
另一个措施方向是派送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刘步蟾便是这其中的一员。这批学生远赴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学习坚船利炮,回国后成为了清王朝新式海军的中坚力量。
时间再继续倒退20年。1854年,也是中国的咸丰四年。这一年,世界的东西方正在风云骤变。欧洲黑海,英、法、俄、奥斯曼帝国之间爆发了影响欧亚大陆格局的克里木战争。农奴制的俄国惨败之后,被迫开始了对俄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农奴制改革,英法第一次尝到了近代科技战争的甜头,开始开足马力推进科技的发展。
欧亚大陆的东边,美国人佩里敲开了闭关锁国的日本国门,日本被迫同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随后西方列强纷沓而来,要求通商亲善,导致了统治日本几百年的幕府制度倒台,日本开始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与日本一海之隔的清王朝,此时正面临着王朝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从南方发展起来的太平天国运动,攻陷了帝国最富裕的南方经济区,于1853年建都南京,与大清王朝隔江对峙。
焦头烂额的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
也正是1854年,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以优秀的成绩,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不久后,回国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同治九年(1870)提出,应该选派学生赴美留学,为祖国建设培养新式人才,获得清王朝高层批准。
由此,开启了中国的百年留学史。

早期的赴美赴欧留学是以官方选派人才赴海外深造为主,官派留学,奠定了一百多年来留学史的主旋律。直到近代改革开放后,国人真正的开眼看世界,留学才拐角进入了新时代。
说到官派留学,不得不提到清末的庚子赔款。
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没多久的清王朝,还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1900年(庚子年),帝国的北方地区又闹起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趁势侵华,又一次战败的清王朝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亿5千两,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
出于种种原因,巨额赔款的一部分被退回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校长爱德蒙·詹姆士,率先向美总统提出,应该吸引更多的中国人来美留学。罗斯福的国会咨文亦提: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
1909年,美国开始把庚子赔款的大部分退回,设立中国教育文化基金,用作留美学生的学习基金。与此同时,专门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预备学堂也正式成立。几年后改名为清华大学,时至今日,清华大学的学生仍热衷于出国深造。
至于美国人为什么会提出庚子赔款留学,伊利诺大学的校长给总统的备忘录中点出了缘由:“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看到美国的做法后,英法荷等国也纷纷效仿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例如:民国时期的英国留学生,可以得到20英镑的服装费,80镑的交通费和每月24镑的生活补贴。于是乎,清末民国,中国出现了一波新的留学风潮。
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的文化知识阶层,多数受益于庚子赔款的资助,留学求知于海外。这一时期的知识文化阶层,不再仅仅是传统儒家的文化传承者,更是具有国际视野和中西贯通的大家风范。
陈寅恪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先后游历日、德、美、法、瑞士等国名校,终成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民国网红胡适先生,先后就读美国名校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领导新文化运动,成为民国文化的一面旗帜。除此之外,像巴金、梁实秋、林徽因、梁思成、王赓…一大批民国名人,都有多年的海外学习经历。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民国时期的留学精英们,多数也会选择回国,留在国外的少之又少。他们愿意带着自己的学识见识,回国任职,于乱世中博弈,谋求国家和自己的出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的呐喊,也是民国时期无数留学生的纯粹心声。他们出国留学,是为了学以致用,是为了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国。
历史证明,他们迈出了自己的脚步。后人只能瞻仰他们。

新中国诞生后,出于国家和政治需要,会定期向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但是政治审查非常严格,以至于每年能够出国的人数屈指可数。这一时期的留学,仍然是官派留学的形式。
官派留学诞生于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政治需求下,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都被赋予了很大的国家意志。
直到1978年,改革春风吹满地。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出国留学,又开始提上了日程。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断了几十年的赴美留学,出现了新的转机,中美留学也开始步入新的发展轨道。其实,在正式建交的前一年,中美双方已经敲定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名单。
这批留学生名单共有52人,主要集中来自北京上海天津三座城市(考虑后期集训的方便)。人员构成分布情况为北京大学13人,清华大学9人,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各部委15人,北京其他大学5人,北京工厂2人,上海4人,天津两所大学4人。
他们都要经过层层考试筛选,政治审查,以及出国前集训,最终才能踏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尽管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在南北大地吹响,但是,政治对意识的影响,一时半会还是难以改变。所以,“毛泽东选集”还是这批出国学生集训时的必备书籍。
“如何防止资本主义的影响”也还会不断提醒,但是,参与学生会发现,频率和强度都在下降。解放思想的到来,开始为接下来的留学发展提速。
1984年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是一个容易被人忘记的历史转折点。国务院颁布自费留学政策,中国的百年留学史,算是迎来了新的机遇变革。
政策的利好,思想解放的助力,再加上改革开放使人的腰包鼓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自费出国,追求新鲜和新知。
官派留学自然有政府提供服务,而自费留学人群的大量出现,相应的也催生了一大批留学中介服务公司,为自费学生提供海外留学申请服务。像澳际留学,金吉列留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策法规的不完善,野蛮生长下的自费留学市场一片狼藉。机构丛生,服务参差不齐,坑蒙拐骗时有发生,新兴的市场被搞得一地鸡毛。
于是,1999年,教育部把留学服务行业定义为“特许服务行业”,只有取得“自费出国留学中介资格认定书”的机构,才有资格从事相关的服务,逐步完善了对留学中介的管理,进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直到2017年留学机构资格认定书才被取消,更是进一步催化了行业的大变局,这自然是后话。
留学行业成为特许行业的次年,教育部首次公布了认定的68家留学中介机构。其中就包括目前留学行业五巨头的三家公司:澳际留学,金吉列留学,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现为新通留学的二股东)。
澳际留学、金吉利留学、新通留学、启德留学以及背靠新东方的前途出国,瓜分了国内留学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五家留学中介公司,史称“春秋五霸”。

199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南斯拉夫中国大使馆被轰炸,中国青年愤怒不已。这一年,被冠以特许服务的留学行业,开始迎来自己的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是留学行业史上最鼎盛安稳的繁荣时代。这一时期的留学中介吃足了行业红利,只要你有能签约的销售顾问,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客户。
官派留学式微之后,政府在留学服务中的角色也渐渐消退,自费留学的服务中介公司开始占据了主流,随之,便呈现了新的行业格局。
留学界的春秋五霸开始奠定自己的行业地位。新的诸侯国,瓜分了周王室的天下。春秋五霸逐步蚕食了全国大部分的留学市场。所以,黄金十年,是中介公司的春秋时代,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霸权时代。
中国的留学事业与美国有着最悠久的渊源,也有着数不清的爱恨情仇。最严的签证保护制度、911事件、政治博弈、金融危机...让赴美留学像过山车一样,难以安心。
相比较美国,英国澳洲这些英联邦国家的留学,更像是一种盈利产业。分数达标,有钱,留学中介基本可以帮你搞定所有的学校(英国g5除外)。
所以,10年前留学行业的霸主叫澳际,主做英联邦留学。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三十多个城市设有分点。同样起家于北京的还有一家名叫金吉列,从做男士衬衫跨入留学中介行业,并且还是第一批教育部公布的留学中介资质认定机构,直到今日,市场份额仍然居全国前五。不可谓不是跨界成功的代表。
五霸之一的启德留学,是一家源于广州的留学中介机构。启德是一家不安分的教育公司,多年来追逐资本运作,先后想要借壳四通股份、神州数码上市溢价,至今却始终无法完成自己的上市梦想。
位于杭州的新通留学,背靠浙江省教育厅资源(教育厅下属单位考试院持股19.3%,另一下属单位交流协会持股28.52%,并在新通国际董事会各占有1席名额),依靠大树好乘凉,新通站稳了浙江市场,开始在全国攻城略地,常年稳居留学行业的前排。
另外一家前途出国,前身是新东方咨询服务中心,2004年正式成立新东方前途出国,成为新东方集团旗下专注于出国留学业务的公司。成立之初的前途出国并未与新东方雄厚的语言培训资源对接,以至于新东方的很多地方学校都在和外面的留学中介公司合作,把优质的客户推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2009年,新东方收购启德留学失败后,开始重点打造自己的前途出国,强势整合,打通内部,借助优势的语培资源,前途出国迅速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留学中介公司。掌握语培者,便掌握了留学的半边天,前途出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留学行业一向以现金流稳定著称,于是,想要获得更大的现金流收入,五大巨头前期都是采用了开更多分公司,抢占更多市场,从而带动留学业务的签约增长。
靠抢占地盘带动业绩增长,自然避免不了彼此的正面冲突。只是前期留学市场本身的增量足够大,中介公司总是有足够量的客户签约。
留学五霸疯狂地在全国各地圈地收钱,赚得盆满钵满。这个时候的中介公司,一般都是双向收佣,一手拿国内客户的服务费,一手再拿国外学校的返佣费用,所以现金流状况没有比这种模式更好的了。
因为信息差的原因,对于客户,接受的留学服务则十分被动。野鸡大学,毕业证工厂常常会和中国留学生挂钩。客户作为弱势群体,也只能自认倒霉。
黄金十年,留学中介公司活得很滋润。殊不知,新的行业风暴即将来临,先知先觉者,未雨绸缪;后知后觉者,大浪淘沙不复矣。

留学中介本身属于代理模式,再加上国内的牌照资质的限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也同样限制了客户的选择。
以至于,出国留学就变成了没有技术含量而单一重复的操作,中介公司做的工作就是帮助客户拿到国外学校offer,就算完事了。现在提的文书服务,背景提升以及职业规划,对于当时的中介公司来说,都是出力不赚钱的事情。自然不会用心去做了。
但是,行业总是要变的。当巨变来临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留学行业悄无声息地进入了战国时代。
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五霸很快被拉了下来,大的诸侯国,小的诸侯国,烽烟四起,拼死一战。时至今日,我们仍未走出战国时代。
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互联网模式的到来,留学资质认证的取消,信息差壁垒的推平,于是乎,全国数以千万家的留学工作室,小型公司诞生,他们就像突然闯入的狼群,面对一块市场肥肉,蜂拥攻击,蚕食掉原有留学中介公司的市场。
这一现象,像极了二战时期,大西洋上的狼群战术,大国瞬间没了招架之力。
整个留学市场陷入了战乱。小的留学机构开始逐步蚕食瓜分大机构的市场,大机构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尽管仍然占据了全国领先的市场份额,但是,部分区域的市场早已失守,小而精的机构硬是虎口拔牙,做到了区域的领先者,不可谓不是行业之百年变局。
这个行业,再也没有傲视一切的霸主了,只要你有自己的特色,总能占领一个小山头,只是再也做不到春秋时代的称雄称霸了。
小而精的留学机构越来越多,留学市场的增速减慢,客户的服务意识增强,结果是大机构的市场萎缩,小机构互相攻伐,难以稳固己方市场,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转型成了思变的新出路。当年专做留学申请服务的春秋五霸,对行业的变化早有察觉,所以,当小机构纷纷抢夺留学业务的时候,他们一方面升级留学服务迎战,另一方面抢先布局行业的上下游,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启德留学延伸出了启德考培、启德学游、启德学府、启德国际k12。澳际则增加了澳际游学、澳际英语、国际学校、澳际移民、海外置业、海外财富管理等业务线,对外宣称为境内外全价值服务平台。
新通同样推出了自己的语培、游学、国际学校和海外移民等服务产品;前途出国的母公司新东方成立了新公司海威时代,定向留学后的人才招聘服务,对外则投资了为海外留学生提供接机租房等服务的异乡好居。
面对留学行业的新变局,大机构进行上下游的产业链完善,成为了一种新现象。简单来讲,留学产业链可以划分为留学前(语培游学中介咨询服务等)、留学中(租房生活留学金融等),以及留学后(实习就业移民置业等)。全面完善的上下游客户服务,成为了大机构的突破点。
(2500亿的留学行业,中介只占2%
留学产业链延伸的实质是留学开始回归本质,即以人为中心。不再是早期野蛮生长时的签约为王,客户不过是一个冰冷的签约数字,而是真正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升值服务。
大机构有资源有资本通过产业链延伸回归以人为主的留学服务本质,而小机构呢?
小机构该如何回归留学服务的本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留学中介是一个小众市场,在整个大留学产业链,也只是占到了2%的市场份额而已,所以,对于资本来说,盈利空间和造梦可能性都太小了。
截止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是单靠留学中介服务的公司上市。资本不是慈善家,从来都是闻利而动,喋血而生。
2019年初,曾经靠太傻论坛起家,一度垄断美国留学的太傻留学,传出了发不出薪资,公司破产的新闻,现金流一向良好的留学公司竟然发不出工资,不仅是谜一般的操作,也成了资本运作的又一个牺牲品。
事情源于13年,太傻留学独立ipo无望后,被a股上市公司华闻传媒收购,成为了第一家并入上市公司的留学品牌。同时,双方签订对赌协议,但是协议的营业额和利润标准远远超出了太傻能够承受的范围。这也为后来的破产埋下了隐患。
(太傻对赌协议)
留学中介服务本身属于一次性服务,如果没有周围产业链的补充,其持续性盈利就很难保证。因为留学中介良好的现金流靠得是签约数量的上升而上升,也就说,只有单次消费单次的现金流量,而难以形成更具有资本诱惑的高arpu值。所以,随着人力营销成本的上升,盈利也就很难有保证。
再加上教育行业的预付款模式,如果按照美国的会计标准,单独的留学中介服务很可能是不盈利的,当然就很难独立上市了。
但是,上市是企业家的梦想。留学中介公司总是想要前赴后继的上市,如果独立ipo无望,就会选择打包整合并入一家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贡献者。
前有太傻进入a股公司华闻传媒,后有360留学进入a股公司立思辰,美股好未来收购顺顺留学。至于新通、启德这些大体量的留学中介,多次冲击上市,至今仍然无望。
对于留学中介赛道的后来者,似乎也总能找到全新的定义,进而逐鹿资本市场。穿上互联网大数据马甲的51offer,myoffer,让留学多了点科技的神秘主义;留学界的淘宝商城:柳橙网,成功登陆了新三板。
资本开始推动留学行业的整合。以教育行业的两大巨头新东方和好未来为例,可以看出他们在留学行业的布局。
(新东方投资留学业务版图)
(好未来投资留学版图)
另外一家朴新教育,由新东方的后三驾马车之一的沙云龙在2014年创立,也是最典型的资本运作代表。直到18年上市,人们才认识到这家低调的教育巨头,成立四年便坐上了国内第三大教育集团。
沙云龙通过神奇的资本运作,甚至收购了老牌的环球教育和啄木鸟留学。但是,所谓的投后管理模式,也似乎并不能改变环球教育的烫手山芋现状,啄木鸟留学反而更加动荡和人才流失加重。
朴新开始了业务大整合,而沙云龙能否再造一个新东方,这是一个谜。
尾声
留学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没有人知道。很多人在唱衰这个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壁垒渐渐褪去…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消亡的可能性。但是,消亡的往往是旧秩序,而新生命则会孕育于旧秩序又以新面貌引领着行业继续发展下去。
真正消失的,应该是背后的行业思维,人的思维,这才是一个行业兴衰的本质。
最后,教育是一个慢领域,我们不要总那么迫不及待。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