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科技苑关注我们!
20:53 , 新城村 , 微信群。
-
-
“整个村里的秸秆我全要!”
辽宁省新城村,最近来了个怪人。
他专收别人不要的秸秆,而且这一收,
就是上百万吨!
秸秆不好处理又无处堆放,有人愿意花钱收,村民们自然是很欢迎。
但是同时他们又很奇怪:
“他花钱买这么多废物,有什么秘密呢?”
记者感到好奇,来到李凤雷的大棚一探究竟。
可她东瞅瞅西逛逛,却连秸秆影子都没看到。
“秸秆已经回归土壤了!”
李凤雷指着土里埋藏的一些黑乎乎的颗粒说,这就是秸秆!
原来,这是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的成果。
利用秸秆炭化处理制成的生物质炭。
在农村,很多土地由于水分和有机物的大量流失,出现了土壤板结。
这种土地上,植物根系很难扎根吸收营养,容易发育不良,严重时,甚至会减产绝收!
而这种生物质炭,既保留了秸秆的有机营养物质,又具备发达的孔隙结构。
因此可以改良土壤,有效防止板结。
改良前 改良后
加入生物质炭后,利用炭块本身的小空隙和土壤跟炭块混合产生的大空隙,撑开土壤,使土壤不会黏结在一起,让植物的根系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去生长和吸收养分。
“我能变粪为宝。”
收完了秸秆,紧接着李凤雷又干出了另一件让人费解的事——收粪便!
原来,别人眼里的废物,在他手里却是宝贝。
将炭与粪便按照1:3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许腐熟剂进行堆沤,就能形成炭粪混合肥。
利用炭的吸附作用,原本臭气熏天的粪便,居然拿在鼻子前,也毫无味道。
而且这种肥,既能改善板结土壤,又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成了农户们抢着要的宝贝。
这不,村里的王四施加这种肥料后,他棚里角瓜的产量直接翻了一番!
借助潘教授的技术,如今李凤雷的种植基地每天能生产近4万斤新鲜蔬菜!
-
这边刚解决了新城村上百万吨的秸秆和粪便,还没来得及休息,又有一个人找上了潘教授。
她叫李淑杰,为深圳进行了20年的园林绿化。
台风山竹过境,给深圳带来了上万吨的园林垃圾。
无可奈何的她,只好请潘教授出山,潘教授又有什么高招呢?
想知道吗?今晚来看节目吧!
小编提示:南方秸秆资源分散,含水量高,所以生产处理成本也较高,如需投资利用,请咨询相关科研部门。
-
今晚18:30,带你看看如何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