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真的能让VR重新焕发活力吗?
2024-5-12 5:31:1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目前,移动vr的最大问题是功率消耗、数据延迟以及纯粹的机体处理能力。而大部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5g网络来解决,5g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它意味着很快的速度,当5g技术足够成熟时,它将取代4g。5g有很多优点,它比4g更快、覆盖更广泛的区域、连接将更加稳定、设备与其连接的网络之间的响应时间将减少。这种先进的连接将对技术及其使用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从我们与智能手机或家用设备的互动方式,到为整个行业提供动力,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城市和永远在线的医疗保健等等。
“4g服务于人,而5g服务于各行各业。”在5g的发展道路上,5g对于行业的赋能已经越来越多取得共识。更重要的是,5g让智能的万物能够互联,实现了大规模机器间的相互通信。根据中国移动此前透露5g建设时间表,到2020年达到全网万站规模,能够实现商用产品规模部署。预计5g牌照将于2019年底至2020年初发放,按照4g渗透率的增速,到2022年,5g用户渗透率有望达到60%左右。而据英特尔公司预计,到2020年,5g将会连接500亿台智能设备和77亿人。
在5g的加持下,庞大的用户和万物能够互联的支撑,让不少蓄势待发的行业迎来了机遇,而作为早已经被公众所认识但是迟迟未能有效应用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则有望成为5g落地后首个受益的行业应用。
5g可以为vr做些什么
5g对vr以及其他行业最明显的好处之一是连接性更加稳定。目前,vr应用程序可能会因为网络性能不足而中断。而5g将能够同时为更多设备提供网络动力,连接将不会受到影响。5g还将降低延迟,这意味着更好的响应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它指的是在发出请求和接收响应之间所需的时间。
低延迟是vr体验顺利运行所必需的,因为延迟可能导致眩晕感,并且让画面看起来不够真实。根据高通公司的预测,5g的延迟将比4g降低10倍,这可以显着改善vr体验。现有的vr应用程序还可以将密集处理转移到云端,这意味着设备可以更小、更节能,甚至是更实惠的硬件价格。
5g的高速传输是vr发展的关键
目前,智能手机终端的vr/ar应用多数是基于独立的app运行。就观看vr视频为例,一段几秒钟的高清全景视频便可达到几十兆甚至几百兆。在主流的4g网络的传输速度下,用户是难以流畅观看vr视频的。
而对于ar体验来说,虽然可以依靠离线的识别处理机制来呈现虚实结合的体验,但当识别的景象发生连续大量的动态变化时,单单依靠终端便难以负荷庞大的计算量。
然而,5g最大的特点便是采用特高频进行通信。根据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各拿3.5ghz频段的100mhz频谱;中国移动得2.6ghz频段的160mhz频谱;广电国网将得4.9ghz频段50mhz频谱,并将700mhz频段的96mhz带宽由工信部划归imt使用。可见5g所采用的频率是远高于4g网络的。
频率越高,频段就越宽。频段加宽,就可以使单位传输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带来超高速的传输速率(可以将频段理解为车道,车道加宽,速度自然提升)。这意味着,在5g时代,一部超高清的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同样,一段超高清的vr全景视频也可以实现实时的流畅播放。
5g使云端vr的应用成为可能
5g意味着超大的带宽、超低的接入时延和广覆盖的接入服务。依托5g,云端vr可以将云端处理vr内容的处理和计算,能够在维持良好体验的同时大幅降低设备成本,既促进了vr的普及,又实现了vr无绳化,提升了vr的移动能力,拓展了vr应用场景。同时,在云端vr的架构标准下,vr内容可更便捷地与设备进行适配,为vr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另外,vr视频传播将得到蓬勃发展,赛事直播、新闻、个人主播等各种pgc、ugc vr内容将极大丰富,vr内容生态将更加饱满。
可以预见,在5g背景下的vr将会是这样一幅景象:设备更轻便,使用更便捷,vr普及率不断攀升,vr内容和应用极大丰富,vr ugc渐渐崭露头角,vr社交真正萌芽……因此,5g的商用会对vr的普及和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5g时代的到来不仅增强了现有的虚拟体验,还将拓展出全新的应用场景,真正使vr/ar发挥其在移动终端的优势,解决用户生活中的痛点。随着5g的部署,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诸如远程手术、虚拟课堂培训和即时vr内容创作等,也都将得到普及。
ar/vr在5g到来之后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