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英山杨柳湾镇万亩茶叶产业基地:致富一方百姓(图)

2024-5-7 14:30:5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大别山茶叶谷入口处小集镇 通讯员谭百康摄
谷雨前,采茶姑娘在七仙坪采茶忙 通讯员谭百康摄
茶农们在茶园中剪茶的情景 通讯员谭百康摄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谭百康 段柳娅报道)12月9日,笔者来到英山县杨柳湾镇大别山茶叶谷烂柴河村,听到该村三组一名已有10多年茶叶加工,个体企业业主蔡国盛笑嘻嘻地说:“如果没有该镇万亩有机茶生产基地大规模发展,如果没有驻村担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工作队员李传度帮忙改造茶厂,我家加工的成品茶叶也不会被采购商看中,现在我家已经和采购商签了合同,今后我再也不用担心茶叶销售问题。不仅我家能致富,大家都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了。”据了解,不光是烂柴河村靠种茶致富,其他村的茶农们都依托茶叶产业,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了。
大别山茶叶谷——七仙坪观景台鸟瞰图 来源于《这里是英山》插图
河南畈村游客服务中心 通讯员谭百康摄
烂柴河村茶叶谷核心区 通讯员谭百康摄
茶叶谷土特产正宗的土蜂蜜 李晓刚摄
据悉,杨柳湾镇万亩茶叶产业基地以该镇河南畈村为主,涵盖烂柴河村,腰磨畈等13个自然村,通过不断加快新建茶园步伐,强化茶园管现标准,推进有机茶生产基地建设,目前基地茶园标准化管理面积已达19370亩,户平拥用茶园4.7亩,带动地区1万余名群众创收。其中可采摘茶园11600亩,育龄园6500亩,创建了5个5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示范村和3个500亩以上的有机农业示范样板村。总产干茶1600余吨,产值超过亿元,当地农民65%的收入来自茶叶。
近几年来,杨柳湾镇万亩茶叶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有机茶,绿色茶,培育特色产品,改造低产老茶园2000亩,其中发展无性系茶园600亩,同时建设标准化育苗基地,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村落进行自主育苗。扶持壮大龙头企业3家。创新以“企业+基地+茶农”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使茶叶企业成为茶农与市场的连接体,提高茶园产出效益,进一步带动一大批农户发展茶叶,巩固茶产业的核心地位。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杨柳湾镇万亩茶叶产业基地继续合理整合资源,大力扩展基地规棋,强化对茶农种茶的培训,为提升茶叶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稳定了以产业带动扶贫工作的模式,以万亩茶叶产业基地为基础,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组建了7家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社,培植以泉海茶业为龙头的大型现代化加工厂4个,迸规茶叶加工企业1个,其它茶叶加工厂、点共超过100个,带动贫困人口2380人,预计人均年纯收达到3750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旅游强县”战略大潮中,大别山茶叶谷景观应运而生,“三门河村大别山茶叶谷入口处小集镇、河南畈村游客服务中心(茶叶谷文化广场)、细屋基旅游观景台、烂柴河村茶叶谷核心区、七仙坪观景台、龙潭河亲水长廊”其谷中景观独具匠心,以不同视角,呈现出当地“古朴、自然、生态、宜居”的生态和人文特色,让游客置身茶园特色农业及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中,赏茶园美景,品茶园文化。
同时,谷中建有“茶叶谷农庄、茶叶谷商店、茶叶谷农家乐、山货土特产销售点、野山茶土蜂蜜代售点”等吃饭、购物配套设施。近年吸引周边省、市、县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这几年,万亩茶叶产业基地吸引游客近2万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直接惠利于民,致富一方百姓。
今年春,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聚焦三农》栏目组记者来英山县采访拍摄茶叶产业发展情况。央视记者先后来到大别山茶叶谷,金雷茶业,乌云山茶业公园、野山香茶业和大别茶坊对我县茶叶的生长环境、种植管理、制作流程和销售环节进行了全程跟踪拍摄,用镜头记录英山云雾茶最原生态的一面,帮助全国消者者更好地了解英山云雾茶的与众不同。谷雨前,北京某茶艺学校学员来七仙坪观光研修讲学;4月16日,茶名天下 花香世界——英山县第四届茶文化旅游节在大别山茶叶谷七仙坪开幕,周边省市省27家电视台前来采访报道。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