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而民间曾经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大概意思就是:三国老深谋而水浒多义气,深谋好不好,义气该不该讲,这是个很深的话题,今天暂不讨论,后续有机会再聊。今天咱们就站在农民鲁智深的角度来谈谈水浒传中的好汉们。
鲁智深:
当然先聊的就是水浒第一好汉 鲁智深。鲁智深:姓鲁名达,绰号:花和尚,官居:提辖。在当地也算是个小名人吧。他爱好喝酒,嫉恶如仇,武功高强,疏财仗义,对朋友真心实意,水浒第一好汉名符其实。他从拳打镇关西,五台山出家,大闹五台山,开封相国寺看菜园,菜园结识林教头,野猪林救林冲,受林冲连累落草二龙山,和武松杨志入伙梁山,跟随大哥宋江宋公明南征方腊,直到擒获方腊凯旋。从这一系列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智深是一个没有污点的人,上对得起大哥,下对起来兄弟,不图名,不图利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这就是我们大家心中标准的英雄!鲁智深一生可谓是丰富多采的一生,他符合我们对好汉英雄的所有要求标准。
但是鲁智深也并不是全结交好汉,相国寺中的泼皮并不是什么英雄好汉,一样能和鲁智深玩到一起,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倒拔垂杨柳。鲁智深交朋友的原则大概就是你是好人够仗义就可以和我成为朋友。毕竟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佛家讲较普度众生,在提辖眼里,泼皮也可以变成好人,只要他们愿意改过,就是好人。而且鲁智深从不滥杀无辜,董超,薛霸对林冲如此虐待。提辖野猪林并没有一禅杖打死他们两个。这其中原因,一是林冲不让,其次也说明提辖不滥杀无辜。就因为救林冲鲁提辖被迫上了二龙山。可以说鲁智深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但是我们的提辖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五台山上因为喝酒,被同伴戏弄,被关到门外,被众和尚用棍打,被主持责骂。还有后来被生铁佛打的落荒而逃(当然是因为饿了的原因)。做人其实即是如此,一入世就注定不可能完美。我们做人也是如此,不追求完美,但是要做到无愧我心。
说到鲁智深,我本人是农民鲁智深。只所以叫鲁智深。一、我和鲁智深有一分相似。二、我同样喜欢喝酒。三、我种的也有菜园。四、我也喜欢交朋友。但是我和鲁智深不一样。我不是提辖(提辖大小是个官,是吃公家饭的)。我是农民,我是先农民再鲁智深。作为一个农民。我首先要种好我的地,交天下朋友,和朋友大碗喝酒大碗吃肉。上次的素菜事件,一些人依然对我不依不饶。其实我更多想说的是,大家先把我看作一个农民,然后再当我是鲁智深。也有人评价说:你和电视剧中的鲁智深相差太远,当然了。我和真正的提辖相差万里。但是我想说的是。你心中的那个提辖是假的。而你眼前的这个农民鲁智深却是真的。电视剧中的鲁智深 大闹五台山,把寺庙打砸一空,打伤寺众多人,难道我也要喝醉酒去打砸寺庙吗?你们能容下电视剧中的鲁提辖大闹五台山。却容不下一个农民请客点了两个素菜。其实这也无可厚非,骂也好夸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喜欢我。这个我都能理解,我只是希望大家心理能阳光一点,看待事情多往好的方面去想想。或许对大家都好。你恶意评价我你心里肯定也不好受。何必如此呢。
最后简单总结下鲁提辖:
拳打镇关西,只为金翠莲,大闹五台山,流落看菜园
倒拔吹杨柳,威名天下传,一心为朋友,落草二龙山
心随大哥意,南征方腊还,整部水浒传,提辖美名传!
武松:
武松水浒好汉,武松和鲁智深的人生经历完全不同,武松从小命苦是兄长武大一手带大的,兄弟俩的感觉很深!在武松眼里兄长武大就是自己的父亲。
武松的人生经历,从景阳岗打虎到阳谷县当刑警队队长,再到斗王婆(最后被凌迟处死,3600刀,想想都疼,俗称:“千刀万剐”),刀劈西门庆,手刃潘金莲,醉拳打蒋门神,飞云蒲开杀,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梁山泊入伙,南征讨方腊,出家六和寺,八十而善终。
武松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不平,从小受苦,父母早亡。是哥哥武大一手带大的。长大***后景阳岗喝十八碗酒后打虎一战成名。在阳谷县被县太爷看重,当上了阳谷县的刑警队长。这时候的武松是真正开始长大的过程。同时也是武松人生的巅峰,从屌丝变成了公务员,他是当地百姓的守护神。可惜潘金莲,是个水性杨花之辈。武松曾经警告自己的嫂子:篱笆扎的严,野狗进不来。这话很明显就是警告嫂子要恪守妇道。因为潘金莲示爱过武松,想武松是何等什么英雄,怎会做如此苟且之事。这也就是:男追女隔层纱,女追男隔层纸。女的追男的十个有九个不是好下场(我个人观点啊)。而且好汉的定义是什么:在武松,鲁智深等人眼里,好汉是不近女色的。所以鲁智深和武松不可能和王英之流的成为好朋友,他们从内心是鄙视这些人的。潘金莲后来勾搭西门庆害死武大,这才有了后来的武松刀劈西门庆,手刃淫妇潘金莲,为兄长武大报了仇。其实在兄长武大被害后武松并没有直接采用武力解决,而是去报了官。这时候的武松是相信法律的。但是结果很另他失望,北宋时候的官场黑暗超出了他的想像。县太爷并没有主持公道。相反是和西门庆沆瀣一气,这时候的武松只能靠自己解决问题了。才有了后来的狮子楼斗杀西门庆。
为兄报仇后的武松可谓是是家破人亡,最疼爱自己的哥哥武大也撒手西去。好在县太爷还算对武松不错,最后判了个发配孟州。孟州是武松第二段人生辉煌的开始。在孟州他结识金眼彪施恩。施恩这个人水浒中并没有做太多的介绍,他大概就相当于现在在政府部门当差,然后外面在做点生意吧。他救武松其实完成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往深了说谈不上和武松是朋友,当然了武松也并没有把他当成真正的朋友。在武松眼里,你看得起我,有求于我,用得着我我就干。至少深层次的武松没有太多考虑。比如你要打的这个蒋门神,他的后台是谁,他爸会不是是李刚,或是什么背景啊。这个人实力如何啊,会不会打不过啊!真打死了打惨了下场如何啊?真正闹大了,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这些武松基本上不会考虑的(考虑了就不是武松了,就是书生了对吧?)。
其实这和武松的性格秉性和做人宗旨有关,武松打人什么宗指:打虎英雄武松,专打天下好汉,硬汉。不是这两样的我懒得打。可惜武松要打的蒋门神可不一般。武功虽然蒋门神没有武松高,但是此人情商是比武松要高的多的。蒋门神在被武松用醉拳打伤后,他并没有马上报复,而且设了一个很大局。等武松上套。这才有了后来的飞云蒲杀手杀武松,再到血溅鸳鸯楼。血溅鸳鸯楼后,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都这时候了,我们的武二郎还惦记着打虎这事呢。这同时也说明武松杀人底气足,胆子壮,敢做敢为,当然了也喜欢表现自己啊。武松打人欣赏性是最强的,好看,过瘾。武松打人也是一步一步打的。能两步打死你绝不一招要你命。要充分享受打架的快感,这是武松打人的特点。书中说武松打蒋门神为什么用醉拳?大概就是说:你看老子喝醉了都能打死你,更不用说我没喝酒了吧。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武松看透了这个世上的恩恩怨怨,所以他不再相信官府不再相信朝廷。不再相信女人(孙二娘除外,具体原因以后再聊)。武松的一生可谓是最坎坷的,可能正是这样的坎坷经历才造就了武松的性格。水浒中曾有一段关于武松的小插曲,我个人感觉事虽小,但是意义重大。说是有一天武松在孔家庄喝醉了酒,碰到一只大黄狗对着自己叫,武松很恼火,可是这条狗好像就是给武松做对。就是不走。武松没办法就抽出刀来杀狗,这狗就跑到小溪边。武松一刀砍去,却砍个空。可能是太使力,头重脚轻,翻筋斗跌倒在溪水里,爬也爬不起来。武松自己淋了一身水,只在那溪水里滚。可能我们的打虎英雄从没有受过如此的窝囊。而且还是被狗给弄的。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它同时也告诉我们,英雄可以大江大浪闯过来,但是不敢保证阴沟里不翻船。
人生就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不可捉摸,如此的啼笑皆非,如此的唏嘘不止。武松赤手空拳可以打死一只老虎,手拿戒刀却杀不死一只狗。这或许是作者强加的桥段,但是这何尝不是人生呢。
以上文章仅代表农民鲁智深个人意见,精力有限,先分享这些。谢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厚爱!谢再次感谢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