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杂交高粱新品种和其栽培技术,这些相关知识,你知道吗?

2024-5-4 20:56:0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我们今天来说说杂交高粱新品种和其栽培技术,六十年代后期,杂交高粱在生产上推广以来,把高粱的产量大大提高了一步。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习惯的种植和施肥方法,不少井水、大水地的重茬种植,加重了土壤传染性病害一丝黑穗病的蔓延。由于它的根茎短,不能深播种,在干旱年分很难捉全苗;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杂交高粱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杂交高粱的增产潜力,许多农业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单位在杂交高粱栽培技术上攻克了不少难关,为发展杂交高粱开创了不少投资少、效益高的新技术、新途径,现分述于后。
1. 长根茎晋杂5号:已初见成效这个长根茎组合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室庾正平等同志于1979—1982年采用长3197a×长三尺三等亲本配置而成的。试验鉴定,在夏播深度达10厘米以上时,不育系长3197a的出苗率达到56%,恢复系三尺三的出苗率达到94%,杂交种出苗率达到84%。这个杂交种的主要特性是:
(1) 长根茎晋杂5号:根茎的伸长能力比普通晋杂5号强。普通晋杂5号高粱春播时,最深不得超过1.5寸;长根茎晋杂5号播种最深可达3寸,有利于抗旱播种,从而避免了因土壤干而推迟高粱的适宜播期。
(2) 长根茎晋杂5号深播,比普通晋杂5号出苗快,出苗率高。1981年试验,晋杂5号在春季正常浅播条件下需要10-12天出苗,发芽率为95%的种子,田间出苗率仅为70%左右;长根茎晋杂5号在深播10厘米的条件下,出苗时间与浅播的晋杂5号相近,出苗率高达84%,超过普通浅播的晋杂5号14%。晋杂5号播种后田间出苗率比测验的种子发芽率低30%左右,因此,目前生产上为了捉全苗,每亩播种量增加到5-6斤,有的甚至更多。长根茎高粱每亩播种3斤左右就能保全苗,可节约一倍左右的种子。
(3) 耐低温、抗病普通杂交高粱在一般条件下易于粉种,而且大量发生病害,造成严重缺苗断垄。而长根茎杂交高粱抗逆性强,生长较快,根茎病害也很少,因而,有利于播种捉全苗。
(4) 产量高从1981年试验来看,长根茎晋杂5号深播与普通晋杂5号浅播产量相近,但由于长根茎高粱出苗齐,易于保全苗,单产可相应提高。
制种及其栽培技术:
(1) 制种技术长根茎三尺三高粱,因受显性基因控制,可与目前生产上用的3197a不育系配制出长根茎晋杂5号杂交种。制种时,先播母本3197a,到母本顶土时,播种第一期父本,7天后播种第二期父本,行比可用8:4,即8行母本,4行父本。
(2) 栽培技术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浅播,以利早出苗,根系早下扎。在土壤干旱条件下,可以深播3寸;在土壤严重干旱条件下,可以深开沟浅覆土(2-3寸)播种。每亩播种量3斤为宜。并要注意多施种肥。
2. 抵抗丝黑穗的新组合已配制成功山西省农科院高粱和玉米两个专业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想生产所想,急生产所急,经过科学攻关和南繁北育,配制成功了一批抵抗丝黑穗病的新组合。例如,省高粱研究所配制的3197a×e35-1新组合,在参加全省高粱区域试验的11个组合中,平均亩产1105斤,比对照晋杂5号和晋杂4号分别增产12.4%和18.5%3千粒重40.8克,比晋杂5号和晋杂4号分别高出8.3克和5.5克;穗粒重64.4克;茎秆含糖量15-18%;角质层达70%以上。
对丝黑穗病,经过人工接种鉴定,属于高度抵抗到免疫类型,并且还具有抗旱力强、抗蚜性好的特点,是一个粮、秆兼用的新组合。这个所配制的7501a×晋粮5号、7501a×三台忻和省玉米研究所配制的622a×晋粱7号等新组合,都是产量高、品质好、高抗丝黑穗病的优良组合。这批抗病、高产、质优的新组合,已经采用南繁制种,很快就能用于生产,为高粱的高产稳产、减免丝黑穗病的为害做出重大贡献。
3. 品质优良的新组合已用于生产省高粱研究所配制的吕杂2号(3197a×吕梁1号)是一个产量高、品质好、成熟早的白粒组合,1979年参加全国春播区域试验,居11个组合的第二位,比晋杂5号增产8.4%,参加全省区域试验两年,比晋杂5号也表现增产。经有关部门化验分析,蛋白质含量为10.3%、赖氨酸含量为0.26%、单宁含量为0.18%、角质层达到70%以上,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优质标准。出米率为84.6%,全生育期为129天,穗粒重81.9克,千粒重31.6克。目前已在生产上示范、推广。但因品质好,成熟早,极易遭受鸟害。杂交高粱新品种和其栽培技术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