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入秋以来,昌宁县12万亩水稻相继成熟,各乡镇陆续开镰收割水稻,因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科技增粮技术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水稻总产预计达6900万公斤,每亩可增收30至40公斤。
位于枯柯河畔的卡斯镇,是昌宁四个热区乡镇之一,是昌宁粮食主产区,得益于气候资源优势,目前,水稻已成熟,金灿灿的稻谷一眼望不到边,一派丰收的景象。龙潭社区桥头村民小组张春兰在芒尾有3亩田,今年精选了水稻优良品种,加之天气适宜,技术措施到位,水稻成熟早而且品质好。“今年的谷子长势不错,比起去年要增产不少,我家的谷子种得早,又是软米,旁边的还不熟我家就成熟了,用机器收割省时省力。”张春兰说。
现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大力推广机械化,张春兰家的3亩水稻1小时就收割完了,共48袋,4300多斤,开了480元工钱,省时省工又省力。由于品种、气候适宜,张春兰家在寨子里提前品尝到了新米,除自己家够吃以外,还可以出售一部分,打个时间差,卖个好价钱。水稻收割后,张春兰将提前着手冬早蔬菜种植,争取在蔬菜早上市上再赚一笔。
机械化生产省时省工省力,深受广大群众青睐,龙潭社区九棵树村民小组的杨加鲁2014年花12万元购买了常发农装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每到收割季节,杨加鲁每天都忙碌在稻田里,帮助周边群众收割水稻。虽然很累,但每天收入在3000元左右,每年毛收入3万多元,杨加鲁苦并快乐着。 “每个小时我们能够收3亩,收费是10块钱一袋,每年收入3万多元。”杨加鲁擦擦额头的汗珠说。
卡斯镇党委副书记孙晓龙说,年初,镇党委政府就对种粮面积作了规划,并组织农科部门进行精心指导,2019年,卡斯镇共种植水稻11000多亩,因前期管理到位,水稻长势喜人,目前已全面进入收割季节,经初步测产,水稻产量亩产达到700公斤左右,今年卡斯水稻又是一个丰收年。
2019年,昌宁全县共种植水稻12万亩。在种植过程中,涉农部门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选优水稻种植品种,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加强生产技术指导,严格落实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技术措施,狠抓科技增粮措施,推广水稻良种良法1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措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确保粮食持续增长。2019年,全县水稻总产预计达6900万公斤,每亩可增收30至40公斤,水稻有望实现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