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如果你想没朋友,请继续这样说话,有一个喜欢你才怪!

2024-5-3 5:54:0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1、点击【关注】,定期推送管理心得,分享辛辣观点,让你在职场中少走弯路。
2、本文约30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作者|管理心得分享
编辑|心若尘花
马东说过一句话:“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在我看来,被误解,是所有人的宿命。
与别人沟通时,我们时常以为已经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可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人并未完整的理解我们所表达的信息。
我曾经的老板严总,是一位幽默风趣的人。可是有段时间,我们发现他的表情特别难看,也不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平时都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汇报工作时也是郁郁寡欢,开会时更是寡言少语。他这个举动让我们变得小心翼翼,相互猜测:严总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后来,有一天严总找到我,问道:“我怎么感觉,最近大家都很紧张?气氛有点怪怪的。”
我回答:“这几天,我们看到您的脸色很难看,都以为您在生气。”
严总一听,哈哈大笑:“我这几天牙痛,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导致精神不振,也不想说话。”
严总不过是牙痛,导致的精神欠佳。可作为下属的我们,却以为严总遇到了烦心事,而造成心情不好。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一张白纸,所有的行为表现如同纸上的字,很好读懂、辨识;可实际上在别人眼中,我们犹如一本厚厚的外文书,根本读不懂、猜不透。因此,我们时常犯以下两种错误:
第一种:“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吧?”需要别人揣摩和猜测。
很多女生会对自己的男朋友耍小脾气。比如在在约会的过程中,女生双手抱在胸前,微微摩擦手臂。她想表达的是“好冷喔”,这时候,比较敏感细心的男生,会立刻将外套脱掉,披在女生的身上,温柔地说:“可别着凉了。”
可遗憾的是,很多男生并不明白这个动作背后的意思。这个时候,女生一般会生闷气,脸色渐渐变得很难看。这时,男生再迟钝,也应该问一句:“你没事吧?是不是不舒服?”如果女生说:“没有,我很好。”男生若是相信了这句鬼话,有的女生就会非常的生气,默念道:“你应该懂我真正的意思呀!”
例子中的女生,如果想表达一种情绪,就应该直接说出来。这种隐晦的表现方法,心思不紧密的人没几个能看懂。
如果你想表达你冷,你就说出来,让对方明白你真正的意思。这样的话,你既能让你男朋友明白,这个姿势是“冷”的意思,也获得男朋友的照顾,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种:“我没有这个意思啊!”心里所想的和表述出来的不一致。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
杨洋要办生日宴会,邀约了许多朋友。
宴会当天,来了很多人,可杨洋最重视的几位朋友未能赴约。结果他叹了口气,说:“唉,怎么该来的都没来啊?”
在座的人听了这句话,心里都不是滋味,心想着:“喔,该来的都没来,那我们这些算不该来的呗?”所以当下客人就走了一部分。
杨洋一看客人走了这么多,非常着急,又脱口而出的说了一句:“怎么不该走的都走了?”剩下的客人一听,纷纷抱怨:“原来走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就是该走的咯?”所以剩下的客人也起身离开了。只剩下几个人。
杨洋看到只剩下几人,十分懊恼的说:“我又没说你们是该走的。”这句话让剩下的几个人听到,再也坐不住了,“意思就是我们是该走的是吧?”最后,杨洋的这个生日宴会,一个朋友都没有剩下。
我相信杨洋想表达的,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但这样的表述方式,难免引起误会。
如果杨洋说当初说的是:“好可惜,有几位朋友没过来。”这样,就不会造成后续的问题。
想要纠正这样的表述方式,我们先要理解一个观念: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很习惯把自己的观点错误的表达成事实。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事实”,什么叫“观点”。
事实,指的是客观事实。比如:我父亲是男性,我母亲是女性。
观点,指的是个人的感受、感觉、观点。比如说:我觉得你的发型不好看。
绝大部分的争吵,意见分歧,都是因为分不清事实和观点的差别,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观点或别人的观点当成了一种事实,就会出现意见分歧。
比如我说:“蔡徐坤的歌不好听。”其实这只是我个人观点而已。但我相信,只要我这么一表述,很多人就觉得我是在骂蔡徐坤,一些粉丝就会集中来炮轰我,然后举出一系列案例想说服我,想改变我的个人观点,并要求我应该喜欢蔡徐坤的歌。似乎我不喜欢蔡徐坤,就是错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习惯性把一些前缀省略掉了。其实我真正的意思是:“我觉得蔡徐坤的歌不好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不喜欢某位明星的歌,这很正常。但正是我省略了前面三个字“我觉得”,导致了这句话的意思被错误的理解为,我在阐述事实。如此,被蔡徐坤的粉丝攻击,也就能理解了。
我再说一个职场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李总开会时当着全体人员的面说:“张强是个不好的员工。”
李总说的这句话,是想表达什么呢?事实上,李总想表达的是:“张强的表现不符合我的标准,或者是某些行为我不满意。”李总这句话的全部说辞应该是:“我觉得张强是一个不好的员工。”纯属个人观点。但在真正表述时,习惯性把“我觉得”去掉了。其他人听到这句话时,就会下意识的认为,李总阐述的是一个事实。所以,所有人会把目光聚集在李强身上,连张强都认为自己是不是真的出了哪些问题。这就会造成,原本只有老板一人不喜欢张强,变成整个公司都对张强有看法。你觉得,张强还能留在公司多久呢?
我们为什么习惯性把观点变为客官事实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1、被从小的教育环境所影响。
我们总会听到母亲说:“天太冷了,你赶紧把秋裤穿上!”其实母亲想表达的是:“我觉得天很冷,为了不让你感冒,我想让你把秋裤穿上。”但因为你听到的是前面这句,导致你根本没得选。
2、想说服对方。
如果以“我觉得”开头,不太有威慑力,还不如把这三个字隐藏起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你穿的衣服好难看”、“你这个样子看起来好蠢”、“你真是糟透了”等等。
3、怕把真实的情绪说出来很丢脸。
比如自己的孩子外出,深夜未归,在家里焦急等待,辗转反侧。当孩子打开房门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但开口的第一句并不是:“回来就好。”而是:“你还知道回来?你是想逼我发脾气吗?”哪有别人逼你发脾气,是你自己想发脾气好不好。而且如果把“回来就好”说出来,似乎是自己示弱,也担心孩子以后还会这样。
当我们习惯了隐藏“我觉得”,我们就习惯性询问对方:“你应该懂我的意思吧?”不,我们真的不懂。
那么,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懂一些呢?
1、加上“我觉得”、“我认为”、“我希望”等阐述个人观点的开头。把“把你的棉袄给我穿上!”改成“我觉得外面很冷,你能把棉袄穿上吗?”把“你做的这个方案真的好糟糕!”改成“我认为你这些地方改一改,会更好一些。”把“你对我真的好冷漠!”改成“我希望你可以对我更好一些。”你尝试着阐述自己真实的观点,你会发现,你和对方站在一个立场而非对立面。而且,为了让对方理解你的真正含义,你会思考得更多,对方也更能接受你的观点。
2、只阐述观点,不带入情绪。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比如“我觉得这样做不对”、“我认为这样做不好”、“我觉得他的方法不可行”。但从来没有想过,应该如何做才对,如何做才好,如何做才可行。所以就导致我们前面所说的:“张强是个不好的员工。”“你穿的衣服好难看。”
你可以试着说:“张强,我觉得你能更配合我一些,更积极一些,更主动一些。”“我觉得你可以试着这件衣服和这条裤子搭配,也许会更好。”
如此做,你会更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会控制你自己的情绪,不再无缘无故发脾气。想想看,如果你正确的阐述了你的观点,而对方也正确接收到、并听从了你的指示,你还会发脾气吗?我们之所以会发脾气,就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和实际结果产生冲突时,才会产生抱怨。
不想被别人误会,希望他人更懂你,可从学会表达真实的需求和感受开始。你要不要试试?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