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议隋炀帝与大运河及中国崛起

2024-5-2 19:25:3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议隋炀帝与大运河及中国崛起
近日,有人在“姑苏晚报”发文,为隋炀帝叫屈。文章说,隋炀帝爱书,开启了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大运河,等等。笔者说,科举制是隋文帝杨坚创始的,隋炀帝是子承父志传承的。大运河确是伟绩,对其后的中国政治经济有重大的贡献,至今还有很大的功效。众所周知,隋唐大运河是隋朝用六年时间动用五百万民工修建的,当时隋的总人数是五千多万,约占了近十分之一。隋唐大运河民众血汗和泪水凝结的特大工程。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超过度使用民力是隋灭亡的重要原因,应为后世的执政者铭作教训。开拓大运河隋朝耗费了巨大的财力人力,据史载有数十万民工死伤,引发了众多民众的反抗,直至隋亡。笔者认为,对有巨大损失而有巨大成就的工程,如何评价值得郑重研讨。
前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曾落后发达国家二百年,必须“牺牲三代人”的利益。有人认为要“牺牲三代人”中国才能进入发达国家。“牺牲三代人”论说:"不能总是盲目跟发达国家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你不比人家更拼命怎么能赶上发达国家呢?那岂不是要永远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爬了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和奉献,我们这3代人就是注定要牺牲奉献的,你主观上愿意也好,不愿意也没关系,国家会强迫你去做"。中国才能崛起,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于是中国在转制时6000万下岗族未得到充分善待,于是中国的养老、医疗滞后于世界水平。为了中国的迅速发展或崛起这一长远的根本利益,“牺牲三代人”,委屈或苛待民众这一重大得题也值得郑重研讨。
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一,中国富豪是世界第二,中国贫富差距在日益扩大,且不谈“牺牲三代人”这一战略思维是否正确,笔者认为,中国崛起已达初级阶段,笔者认为“牺牲三代人”的战略思维应该中止。请决策者重视。
为民执政,必须要眼光远大,重视长远利益,同样也必须顾及民众的切身利益,不宜应长远利益而过分苛待广大民众。这应是为民执政的基本宗旨。期望中国将越来越富强,中国人越来越幸福。中国崛起应顾及民众切身利益。
苏州生
2017-5-16 17:05:03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