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来了 工业互联网能迎来转机吗?
2024-5-2 16:21:06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自2017年底国务院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以来,不到两年时间,上百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相继涌现。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占整体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22.5%,未来15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11.3万亿元。
虽然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仍较低,对众多制造业企业来说,转型面临着众多问题。其中第一步工业设备数字化改造和数据联网就拦住了众多企业的脚步。
同时相比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更注重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因此技术成熟度已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决定是否上“云”的重要考量因素。
虽然我国网络基础实施建设较为完善,但是在工厂内网络方面跟国外的差距巨大。建设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实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以及加快企业内外网络的改造升级和ipv6部署。
工厂中的5g技术
现在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成为工业互联网业务的重要支撑。5g技术也可以部署到工厂内外网络中。
5g网络切片:5g网络切片可以支持多业务、多服务质量、多用户以及行业的隔离和保护;
高频+多天线:高频+多天线可以支持制造工厂内的精准定位和高宽带;
urllc+(mbb+urllc)+mmtc:支持工厂内的工业控制、信息采集以及先进人机交互的应用需求;
5g边缘计算:如何有效的保证数据的保密机制,在工厂的5g使用过程中,边缘计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提供数据不出厂区,不到运营商的核心网或公网,另一方面保证数据物理上不出厂区,数据在本地的处理包括有效的低时延,以及降低对核心网的压力。所以在工厂边缘计算的系统在5g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部署
美国、欧盟、韩国等发达国家运营商和设备商借助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发优势,纷纷加快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布局,积极抢占5g产业制高点。
爱立信与瑞典工业巨头abb签署了一份基于5g技术面向工厂自动化的谅解备忘录,专注推动5g网络切片在汽车、电子等垂直行业的合作标准制定和应用服务,旨在使用5g和工互联网联网来提高工厂自动化程度。
韩国三大运营商sk电讯、kt和lg u+同时推出面向汽车制造、机械制造企业的5g服务,旨在通过启动智能工厂服务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应用,提高制造业业务效率和竞争力。三星和at&t合作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创建了美国首个以制造业为主的5g“创新区”,测试平台的目标是提供对5g如何影响制造的真实世界的理解,并提供对智能工厂未来的洞察。
2019年2月,三星、思科和orange在巴塞罗那的mwc19上推出了无人机和工业机器人两款工业5g应用。
在浙江,在化工行业,浙江移动与中兴通讯、浙江中控、新安化工携手打造的5g工业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成功上线,5g三维扫描建模检测系统、仪表无线减辐升级等项目均已经入试点阶段。
在汽轮行业,浙江移动通过与杭汽轮集团、浙江中控、新安化工等企业的合作,研究实现包括5g三维扫描建模检测系统、仪表无线减辎升级等省内首批5g工业互联网应用,且均已进入试点阶段。
5g应用前景
5g融入工业互联网将使其应用场景得到深度拓展。
一是覆盖感知,利用5g大量获取工厂生产实时运行数据,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能减排、优化决策。
二是柔性化生产,使生产线高度灵活化,针对个性化需求,利用云化机器人、智能物流等方式,实现更加灵活、互联、协同的生产。
三是人机协作,未来工业生产需要大量人机协调,不光要做到指令传输,还要做到复杂视觉、触觉的同步信息传输,包括工业ar等。
5g的高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等优势特性能够满足工业互联网连接多样性、性能差异化以及通信多样化的网络需求。目前,我国许多厂商在积极探索5g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虽然工业应用场景较为细碎,对于5g的建设和运营都会带来较大挑战,但是各行业已经开始探索,通过试点示范探索5g与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