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仲秋八月,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24-5-1 19:53:27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己亥年八月十五,月夕。
秋已过半,是为中秋。
记忆里中秋的夜带着夏末余热和桂花的清香。
老人坐在院子里的葡萄藤架下闲话家常,蒲扇惹得流萤缱绻如星光。
老人们给孩童讲述着中秋的神话故事,奔向月亮的嫦娥,在月宫捣药的玉兔,砍伐着桂树的吴刚。
海外的游子归家了,常年的忙碌,在此刻稍息片刻。
三五小菜,一壶温酒,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相聚一起,才算是真正的团圆。
中秋·来历
中秋节的起源要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天象崇拜,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就是祭月亮,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直到唐朝,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
在赏月、喝酒、聊天的过程中,文人们又编织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夜游月宫、吴彩鸾会文箫等等诸如此类的神话故事,并逐渐在民间广为流传,引得赏月聚会之风在普通百姓中间蔓延开来。
中秋·习俗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人们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祭月
古时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有着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习俗,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苹果、葡萄等祭品。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赏月
中秋赏月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历代诗人名篇中几乎都有赏月、咏月的诗句。到了现代,渐渐演变为家人、朋友齐聚一堂,赏月畅谈。
燃灯
明清时期,南方流行中秋夜燃灯。将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竖)中秋”。
玩花灯
玩花灯主要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赏桂花
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猜灯谜
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
玩兔爷
玩兔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流行于北京一带。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
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
偷月亮菜
湖南侗乡流行“偷月亮菜”风俗。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中秋·美食那些中秋夜集中出现的小吃,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味蕾,让中秋节成为孩童们期待的佳节。
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吃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都有在中秋炒田螺的习惯。
大闸蟹
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芋头
江南地区,每到中秋有吃芋头的习俗。中秋食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中秋吃梨的习俗很多人还都遵循着。梨是中秋团圆宴上必不可少的水果。中秋节吃梨意思是要把“分离”吃掉,表示永远团圆不分离的意思。
板栗
秋凉乍起,街头就开始飘起了糖炒栗的香气。板栗,原先与芋头、菱角一样,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
柚子
因为“柚”与“佑”谐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饼,再吃点甜酸的柚子,既开胃,又解油腻,让口腔有清爽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光白驹过隙,唯月色千古不变,
月的美好,不仅仅在于她的清亮,亦在于她的婆娑。
而中秋夜的圆月,更是寓意着团聚,也是国人千百年共同的愿望。
更多旅游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特色行special tours”。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