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洞口县竹市镇的一名八十岁老人(1521194****),2011年12月1日我带着自己省吃俭用节余的24000元钱去竹市镇农业银行打算存5年定期,在我排队存款时,银行内大堂一位姑娘得知我要存24000元钱,主动给我介绍一种储存业务,说5年后利息与存5年定期的一样,而且还有分红,并赠送保险。我心想既然与存定期利息一样,还有分红,并赠送保险,就相信了她。我将钱存入竹市农业银行柜台,柜台工作人员办完存款手续后我只习惯性地核对了农业银行存折本上的24000元存款金额和大红印章,我秉着对农业银行的高度信任,丝毫没有怀疑。
殊不知5年后的2016年12月1日我带着存折去竹市农业银行取款,被告知我储存的钱是买了一种保险,现在取不了款,要过几天来才能取得24840元,也就是说我当时存的24000元5年定期利息只有840元。我存款时农业银行5年定期年利率是5.5厘,我的存款到期利息应为6600元。现在别说无分红,利息也少得可怜。我深感被我无比信任的农业银行欺骗了,真没想到国家正规银行竟也这样欺诈存款老人,我愤怒无比,在柜台骂了人。柜台工作人员要我去县城找保险公司,我百般无奈,只好去县城找人民保险公司,保险柜台工作人员说取款时间还不到,分红也还不能确定,要我过几天再去竹市镇农业银行取款。12月4日清早我接到一个自称竹市农业银行的,要我去竹市取钱,上午又接到自称人民保险公司的,要我直接到公司取钱。我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就这样跑来跑去。结果仍旧没取到钱,打电话的都是向我推销保险的。
我的客户信息资料被泄露,为别人行骗提供方便。我真的想不通,难道世道真的变了?为什么到堂堂正正的国家正规农业银行去存钱,却变成了买保险?钱明明存入农业银行柜台,也给了农业银行正儿八真的盖着大红印章的存款存折,可这存款存折偏偏是农业银行和人民保险公司联手欺诈人的幌子。人家早就挖好坑,就等糊涂老人中招。我想起了柿 (是)树都卖的典故,哑吧吃黄莲,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银行代售职员利用老年人对银行的高度信任,以比银行利率高的利息诱导欺瞒古稀老人签字确认,违背老人真实意愿,为了赚取一笔可观的手续费,竟这样昧着良心欺诈存款老人。
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六条:向个人销售新型产品的,保险公司提供的投保单应当包含投保人确认栏,并由投保人抄录下列语句后签名:"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第三十三条:对分红保险投保人的回访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确认投保人是否购买了该保险产品,投保人是否在投保单上亲笔签名;(二)确认投保人是否知悉犹豫期的起算时间、天数以及犹豫期享有的权利;(三)确认投保人是否知悉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四)确认投保人是否知悉宣传材料上的利益演示是基于公司精算假设,保单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五)确认投保人是否知悉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
保险公司既没有按规定要我本人抄录38字的风险语录,也没有按规定进行回访。投保单、保险单上都盖有竹市农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办讫章。我等古稀老人岂能识破这种瞒天过海之术?保险公司、银行明显违规,却自称无人能奈我何?朗朗乾坤,难道就没有一个“包青天”为民伸张正义,维护存款老人权益?
这是专门坑银行存款老人的,很普遍的,只能吃哑吧亏,没人管的。
洞口农业银行为了一已之利欺诈老人不应该,应补偿损失,挽回不良影响。
老人在银行存款,被坑成保单,银行、保险不按规程操作,给老人造成损失。这是银行、保险很普遍的一种坑术,上当者成千上万,大都干吃哑吧亏,维权难于上青天。
保险公司、农业银行应当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买单,补偿老人损失,树立在民众心中好形象,传递正能量。
存单变保单,是银行保险部门工作人员为一己私利违规操作,行业内潜规则,监管部门听之任之,最终受害的是不明真相的:机制,违规操作损失必须补偿,就能从源头上杜绝此类现象。
银行保险部门应为自己的过失买单,适当做出补偿。
竹市农业银行和人民人寿保险违反1. 违规允许保险公司人员驻点销售致使本人被欺骗2.没有收到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保险合同。3没有抄录:“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了解本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4.没有电话回访 5.没有红利通知书,错过知道真相的又一次机会。
根据相关的法律条款,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农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欺诈客户的恶劣行为 向银监会投诉农业银行,保险营销员与保单的办理人员及其他直接间接人员,为达成推销保险的目的,促成签单有故意隐瞒,欺骗,诱导储户的欺诈行为。致使“存单变保单”严重违背储户意愿,侵害了储户的合法利益。违法违规例举如下:
1. 农业银行违规允许保险公司人员驻点销售,违反银监发〔2010〕90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规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明确:银行是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实施主体,销售过程承担管理责任,对误导销售、错误销售等行为负首要责任。
2.保险营销人员整个销售过程中,违反保监发 2006 3号令--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之 感谢红网,通过人民人寿洞口支公司经理的细致解说,因之前我没接触过保险,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不是很了解,保险公司只有红利没有利息,且保险主要偏重于保障,所以产生了上述的误会。
只有老人会上当,年轻人上当的少,这与办事人员故意误导有关,银行、保险应赔偿损失。
希望洞口农业银行不要再误导老人了。
洞口农业银行只在本地抓存款,不在本地放贷款,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样的银行有必要存在吗?
2016-12-22 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