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国外文献」猪场批次化管理系统

2024-4-28 19:31:37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前言
在非洲猪瘟大环境下,开展批次化生产更为适合猪场管理,通过批次化合理规划生产节奏,可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圈舍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执行全进全出模式提升生物安全系数,本文详细阐述不同周批次的优缺点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畜牧业需更妥善地安排猪群流动和工作量。 目前市场对同日龄、同品种、同健康状况的大批量仔猪的需求量很大。 批次化管理在欧洲非常普遍。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批次模式对我们最有利?
作者:leo suls,janssen animal health,beerse,比利时
养猪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必须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猪场的健康状况。 严格遵循“全进全出”的原则和根据年龄分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最大限度的利用农场设施,同时必须避免猪群积压。
批次化管理系统(bms)有助于改进或优化所有上述因素。 今天,几乎所有现代化猪场都采用某种不同批次管理系统。 如1周批、2周批、3周批、4周批或5周批。
1周批
传统的一周制也符合批次化生产的定义,每周固定断奶日期。 一周批的优点是其灵活性、有限的工作量和操作简单。 然而,在实践中,所谓1周批的灵活性往往导致管理混乱,劳动力和猪群流动的组织不善。
例如,母猪在周四断奶,根据工作计划大部分的配种工作从周一到周三进行。但是大约20%的配种(后备、返情、断奶至配种间隔长)是在一周的其它剩余时间完成的。 事实上,配种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因此每周每天都会有母猪分娩。
一个真正的周批次管理系统需要非常严格的计划和农场上所有工作的严格组织,当然首先是配种管理,在配种管理中所有母猪都应该在60小时内完成配种。大多数农场都有四五个分娩舍。 由于仔猪每天都在出生,所以不可能严格区分年龄组。 在生产实践中,全入全出法很少能适用于分娩和断奶。
3周批
根据产房设计最常见的管理方式是3周批。 这一易于管理的批次化设计是按固定的21周母猪周期运行的,其中7组母猪每隔3周配种一次。 返情母猪很容易进入下一批次,分娩舍每六周重新装满一次,标准断奶日龄为28天
(见图1)。
随着母猪繁殖力的不断提高,4周断奶对某些养猪场来说是一个挑战。 改为断奶3.5周的3周批次化是一种选择(见图2)。 这意味着,每隔7组,计划就会提前半周完成。 当然,这一制度的主要缺点是劳动力和猪群流动的规划更加复杂。
特别是在法国,3周批已经被广泛使用了几十年,同时也有很多农场实行3周批,21天断奶。 这涉及几项重大挑战:
1. 每隔20周,计划就会提前整整一周。
2. 产房利用率低。
3. 分娩和断奶同时发生,容易出现分娩高峰
4周批
一旦生产者决定3周断奶,4周批可能更合适。 一个为期4周的母猪管理系统按固定的20周母猪周期运行,5组每隔4周配种一次(见图3)。
该系统需要非常稳定的人员规划,并要求非常严格的猪流
4周批在规划和猪流方面带来了更多的结构和逻辑。 该制度要求农场经理遵守所有的出入程序和严格的年龄组划分。 分娩舍只有一个同步母猪群,所有的仔猪是在三到四天内出生的。
断奶时,所有产房都被清空、清洗和消毒。 下批次母猪会尽快转入,因为这批母猪会在下周进行分娩。 正常情况下,从最后一头仔猪出生到下批第一头新生仔猪出生之间有三到五天的停产期
在有4周批的猪场内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变得非常容易。 只有四组需要分开饲养:断奶母猪和怀孕母猪、分娩舍和两组4周差异的断奶仔猪。
产床利用率高,每年有13窝。 返情猪很容易进入下一批次。 四周批管理系统具有很大的改进和优化潜力。 比利时的一项个人调查显示,母猪规模为400—800头的农场实行4周批,每小时的劳动效率率为4.5—5头仔猪。已改为四周或五周批管理系统的农场,健康状况也有显著改善。
从3周批改为4周批的农场通常能够增加50%的母猪头数,而不需要投资额外的分娩设施。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转变可以使农业总收入翻一番。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经营4周批的管理系统需要农场经理的高度专业精神、高价值母猪(优秀育种值)和有满足3周断奶的设施。
2周批
2周批与4周批管理系统一样。 它也适用于20周的母猪周期,但不是5组,而是10组。 然而,4周批的一些主要优点在2周批管理系统中消失了。
年龄组的划分和猪场内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的组织也更加复杂。 另一方面,劳动高峰比较低,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5周批
在过去的几年里,5周批的管理系统越来越受欢迎。 它以固定的20周母猪周期运行,四组每五周运行一次(见图4)。 仔猪一般3周断奶,但也可选择3.5周和4周断奶。
5周批主要优势与改善猪群健康状况和劳动规划有关。 主要的缺点是返情的母猪很难融入下个批次。
分娩舍严格实行全进全出模式,但由于返情母猪比大批次母猪群提前两周分娩,因此必须有额外的小分娩舍。 产床每年轮流使用10.4次。
房舍成本
分娩舍是农场中最昂贵的部分。 在4周批管理系统中,每年饲养13窝仔猪,而在3周批管理系统中,每年只饲养8.6窝仔猪,这意味着每头仔猪在折旧、维护和能源方面节省了超过1.5欧元的成本。 建造更大的农场意味着在建造和维护成本上又节省了5-10%。
生物安全
4周批和5周批的管理系统可以在农场设计简单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年龄组之间更容易区分。 断奶、分娩、配种和妊娠舍有更多的空栏时间,利于生物安全。
劳动效率
传统农场的劳动力规划往往很棘手。 用批次化管理,无论是一周批还是多周批,都会带来更多的结构和逻辑。 没有更多的其它工作,重点是一个(更大)主要事件。 特别是在有外部劳动力的情况下,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能够按照明确的计划得到很好的规划和执行。 特别是四周批,几乎所有任务都可以固定在28天的议程上,固定的日期和时间,每隔一段时间重复一次。
批次化管理可实现工作高峰。 特别是在4周和5周批的管理系统中,有非常繁忙和空闲的时期。 劳动力规划更加灵活。 在家庭农场里,空闲的日子是很值得欣赏的,可以用来做设备维护或文书工作,也可以用来规划一些假期。
结果
开展批次化可以快速对比每个批次的生产成绩。以快速、准确地监测饲料或其它管理程序的变化带来的结果。
健康状况
很明显,根据年龄大小饲养,严格执行全进全出模式,每批有一个星期的空栏期,对农场的健康状况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但这个理论在多少个农场得到了实践呢? 有了批次化管理,执行生产计划就变得更容易了。 批次化管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改善健康状况的杠杆。 根据我们的经验,4周批管理制度迫使农场主遵守规则。
比利时的经验是,农场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改为四周批管理。 3周严格断奶、严格区分年龄组和与全进全出模式相结合,可迅速降低感染疾病压力,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提高生产效率
更有条理,更好的计划,更细致的执行任务,比较各批次的结果; 所有这些都是提高农场生产成绩的机会。 在一个严格的批次化管理中,可以更容易地将它们付诸实践。
寄养容易
当大群母猪在短时间内产仔时,可以很容易地根据母猪的哺乳能力进行仔猪寄养。
经济效益
最直接的结果是有大批均匀度高的健康仔猪。 在普通的300头母猪场,每周生产大约150头仔猪,用4周批可以增加到每批650头仔猪。
此外,农场闭群饲养或者出售育肥猪,利用单一来源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改善财政状况的机会。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变得更容易。 公仔和母仔比较容易区分开。出售整卡车统一屠宰可售更高的价格。
温馨提示
1、本文由谊发牧业中德项目办公室郭丰娟翻译,谊发牧业享有中文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2、资料来源:pig progress volume 25 nr 5。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