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以来,由于喜欢吃樱桃的人愈发地多,栽植它的效益也变得越来越好,所以不少果农都开始扩种或者改种这种水果。对于它来说,定植之后的最初几年最为关键,因为现在种的好多品种都不是本地的品种,在适应性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品种是有许多不足的。可是因为这些品种出产的果子个头大,味道佳,卖价好,所以大家还是不得不选择它们。
针对这些优秀的樱桃品种,做好投产之前的管理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日后盛果期的长短以及效益,一旦做不好,不但盛果期受到影响,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小苗过早枯死,造成极大的损失。这一点,河北的小毛可谓感触颇深,因为几年前,他就遭遇过这一幕。
当时的小毛,只不过是一个刚刚从学校里面走出来的毛头小伙,他与多数人不一样,自一开始就非常抵触外出打工,反而愿意做一个果农。他的这个想法,自然是遭到了双亲的反对,不过由于当时的小毛年纪尚轻,纵然失败了,也可以很轻易地从头在来,所以在他的坚持下,父母也就不再那么反对了。
就这样,小毛种起了水果,而且一上来就选择了樱桃。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小毛觉得它的卖价一直很高,所以效益肯定也不错。事实上,根据这些年的行情来看的话,当初小毛的判断确实是很对的,单就卖价上来说,甚至还超出了小毛初种樱桃时的行情。
可是,小毛种的第一批樱桃,很快就宣告失败了,甚至都还没有开始投产。问题出在定植后的第二年,开春过后,那批樱桃树本来应该马上抽芽,恢复生长的。可是小毛却发现,这些幼树的枝条,已经变得非常干枯,也很少有萌发出来的新芽点。看到这种情况,小毛就觉得很不对了,又过了一个多月,长出的新芽仍然很少,不少树苗甚至已经开始枯死。
这个时候,小毛才知道问题大了,他赶紧找来了有经验的老果农,对方到园地里一看,就马上问他去年冬天的时候,是否没有给这些树的枝条缠上薄膜。小毛听了这话,直觉云里雾里,难道种樱桃树还非得给枝条缠上薄膜不可吗?不过对方既然这么问他,他也只能说自己确实没有这么做过。
那人听了之后,就点起了头,嘴里还发出“嗯嗯”的声音。他见小毛有些疑惑,就马上解释了起来。原来没有给枝条缠薄膜,正是小毛的失误所在。倘若是寻常的年份,小毛的这个失误未必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可是去年不一样,那一年的冬天,当地的温度非常地低,而且也很干燥。
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对樱桃的幼树十分不利。具体来说,就是幼树的枝条因为自然的蒸腾作用而不断地损失水分,与此同时,由于刚刚定植不久,根系的吸收能力还不怎么强,因此树体能够补充到的水分远小于从枝条上流失的量,从而导致这些枝条变得干枯,等到春天的时候,自然就没办法长出新芽,甚至逐渐枯死了。
听了这位老果农的话,小毛总算是明白了这批幼树枯死的原因。尽管他有些后悔,也有些难过,不过这并没有打消掉他栽种樱桃的决心。他马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尽量地挽救那批濒临枯死的幼树,经过他的努力,最终有三分之一开始恢复生长。
至于那些死掉的,小毛则将它们挖除之后,又继续购买了新的树苗补种上。他相信这一次自己一定能够定植成功。在对冬天的管理进行调整之后,这批幼树果然没有出问题,第二年的春天,新芽的抽发也很正常。如今几年过去了,小毛的樱桃早已开始投产,尤其是今年,就产量来说,已经算是进入到了盛果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