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蓝耳病)详解(下)

2024-4-23 11:35:5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通用对抗措施
处于风险系数较低地区且未受感染的养殖场要采取一切防范措施把此病毒挡在门外,一定要从未受感染的(没有临床症状表现且没有血清检测阳性的动物)其它场进行引种。
慢性传播的养殖场一般主要采取稳定扩散速度的方式,并避免再激活急性扩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给新进后备公猪母猪注射有效的疫苗,要确保注射的疫苗毒株与场内存在的病毒毒株相似。
成年动物的排毒能力并不强,因此把成年动物放进隔离舍做驯化并不可取(病毒始终存在于扁桃体位置)。事实上,排毒性最强的是断奶数周的仔猪,但其通过消化道或呼吸系统分泌出的物质不能持续较长时间,因此也较难操作。受稳定感染的猪群也可以生产出血清检测阴性的断奶仔猪,且病毒会一直存在于仔猪体内。有多种措施可以稳定猪群中流行的病毒。
猪群根除感染也是可以实现的,且是较易实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保持根除的状态。所以不同地区的猪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个找出感染隐患。核心是要记住断奶动物属于最危险的,它们传播能力极强。采取合适的免疫程序也是根除蓝耳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处于高风险区域的猪场要想不受附近传染源(空气流动感染、车辆等)的影响,应考虑安装空气过滤装置。
分析
急性传播阶段的临床分析较为容易(临床特征、变化等),但还是应通过检测来证实。可通过血清检测特定抗体,这也是检测母猪最为便捷的技术。妊娠母猪流产时体内没有或有极少抗体,但两周内浓度水平就会急速上升。
确保猪群内蓝耳病毒的稳定性也很重要,根除方案的核心是:感染的猪场若保持稳定也可生产出血清检测阴性的猪只。
在慢性感染的猪场内临床信号多不明显。因此需要分离出病毒,最简单且最有效的就是从保育猪体内进行分离。病毒分离技术操作较为繁琐;pcr检测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是如今常用的分析和对抗疾病的方法。
治疗方式
在急性发病阶段,退热型的抗生素并不能有效控制流产,但可以帮助母猪快速恢复体能。呼吸疾病多发阶段(保育期),不论是拌料还是投水喂药,抗生素的作用都有限。
已受病毒感染的猪场要通过免疫程序进行疾病控制。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使用条件不相同。在毒株不变的情况下,疫苗注射可以稳定病毒的扩散,也可以避免再受感染。我们常用全群注射的方式,并采用弱毒疫苗,但还是要注意是否会对妊娠母猪产生副作用。
总结
急性发病阶段(流产、死胎、弱仔)只表现出蓝耳病毒引起的一部分连带症状。在慢性传播的场内,疾病控制是可以实现的,可以通过采取实施严格的猪场管理方式(全进全出管理模式、不同阶段分开饲养等)和控制猪群内病毒感染的稳定性。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