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洛氏硬度试验同布氏硬度试验一样,都是压痕试验方法。不同的是,它是测量压痕的深度。在不锈钢管标准中 ,布氏硬度用途最广,往往以压痕直径来表示该材料的硬度,既直观,又方便。但是对于较硬的或较薄的钢材的钢管不适用。洛氏硬度试验是当前应用很广的方法,其中hrc在钢 管标准中使用仅 次于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可适用于测定由极软到极硬的金属材料,它 弥补了布氏法的不是,较布氏法简便,可直接从硬 度机的表盘读出硬度值。不锈钢管维氏硬度试验也是一种压痕试验方法,可用于测定很薄的金属材料和表面层硬度。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优点 ,而克服了它们的基本缺点,但不如洛氏法简便,维氏法在钢管标准 中很少用。但是,由于其压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确。
铬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奥氏体不锈钢中也不例外,奥氏体不锈钢中常见的铬碳化物有cr23c6;当钢中含有钼或铬时,还可见到期cr6c等碳化物,它们的形成在某些条件下对钢的性能会产生重要影响。○2铬对性能的影响:一般来说,只要奥氏体不锈钢保持完全奥氏体组织而没有δ铁素体等的形成,仅提高钢中铬含量不会对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铬对奥氏体不锈钢性能影响 的是耐蚀性,主要表现为:铬提高钢的耐氧化性介质和酸性氯化物介质的性能;在镍以及钼和铜复合作用下,铬提高钢耐一些还原性介质,有机酸,尿素和碱介质的性能;铬还提高钢耐局部腐蚀,比如晶间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以及某此条件下应力腐蚀的性能。对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影响 的因素是钢中碳含量,其他元素对晶间腐蚀的作用主要视其对碳化物的溶解和沉淀行为的影响而定,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铬能增大碳的溶解度而降低铬的贫化度,因而提高铬含量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耐晶间腐蚀是有益,铬非常有效地改 善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性能,当钢中同时有钼或钼及氮存在时,铬的这种有效性大加强,虽然根据研究钼的耐点腐蚀及缝隙腐蚀的能力为铬的3倍左右,氮为铬的30倍,但是大量研究,奥氏体不锈钢中如果没有铬或者铬含量较低,钼及氮的耐点腐蚀与缝隙腐蚀作用便会丧失或不够显著。
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 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含铬15%~30%。其耐蚀性 、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 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这类钢 能抵抗大气、硝 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硝酸及食品工厂设备,也可制作 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气轮机零件等。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 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0cr19ni9钢的wc<0.08%,钢号中标记为“0”。这类钢中含有大量 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 氏体状态。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耐蚀性能和无磁或弱磁性,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 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另外还可用作不锈 钢钟表饰品的主体材料。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 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或风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我国不锈钢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不锈钢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 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不锈钢的需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不锈钢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不锈钢需求的增速远高于全球水平。1990年以来,全球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90年代的10年间,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9倍。进入21世纪,我国不锈钢产业高速增长。 2000年-2006年,我国不锈钢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在21.17%以上。其中,2001年,我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达到205万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 不锈钢消费大国。
汇宝佳特钢有限公司
qq: 52712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