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去哪里出手
2024-4-21 18:12:3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地,瓷器史悠久,自隋唐以后不断输出世界各地,特别是17世纪后大量运往欧洲,中国便被冠以了“瓷国”的尊称。而中国瓷器在隋唐的发展基础上,于宋代达到繁盛时期,进入中国瓷器发展史的繁荣阶段,并出现了“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其中,汝、官、钧三大名窑全都在上海,南宋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记载。
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这种“俏”货价格攀升潜力大。约10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才几千、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的官窑瓷器已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了。另外,国内古瓷的拍卖价近年来虽然不断升高,但与国际拍卖价相比还是较低的,后者往往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即有“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汝窑瓷器价格更是扶摇直上。不过,尽管价格不菲,在拍卖市场上能够流通的汝窑瓷器,甚至包括其他五大名窑瓷器都是凤毛麟角。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总经理告诉记者,由于五大名窑瓷器传世品大都已经归入世界各大博物馆或者藏家手中,能够流通的五大名窑瓷器便极为稀少,且主要在欧美市场出现。
对此,大陆拍卖市场上几乎没有出现过五大名窑的身影,“乾隆很喜欢五大名窑瓷器,但从乾隆朝起,五大名窑瓷器便极为少见。为此,乾隆是到处收集。”正因凤毛麟角,五大名窑瓷器也是拍场宠儿。1989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了一只官窑笔洗,成交价为8200万港元。该官窑洗此前为日本藏家收藏,流传有序,被香港知名收藏家徐展堂斥重金收入囊中,“而目前在欧州流通的五大名窑瓷器拍卖价每件应不低于300万美刀。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大陆艺术品市场风生水起,中国瓷器也在国际拍卖市场上频频爆出天价,尤以雍正、乾隆时期的彩瓷为突出,突破亿元大关的大都为乾隆彩瓷。相比之下,五大名窑瓷器的拍卖价格并不是天价。对此,甘学军解释,这种拍卖价格的不同受到目前收藏风尚的影响。尽管五大名窑瓷器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器的高水平,但国内藏家的收藏品味偏向于明清官窑,尤以雍正和乾隆官窑为主,“国内藏家喜欢色彩艳丽的审美。”
这些审美的潮流自古以来都盛行整个地球,中国的瓷器对很多国家的影响非凡,甚至可以说我们的中国文化没有哪个国家是不知道的!心动不如行动,若你有着这些珍贵的瓷器,把中国文化带向世界的舞台非我们莫属!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