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已过,“秋老虎”的威力依旧不容小觑。趁得几分清凉,天刚蒙蒙亮,奶奶就背着背篓上山采桑叶。
我偶尔起得早,也会跟着奶奶一起去,我喜欢山里浓郁的草木清香和飞鸟扑腾翅膀时发出的声音。顺着山间小路往前,到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绿油油的丝瓜挂在藤上,黄澄澄的南瓜藏在宽大的叶间,还未摘完的红辣椒快要炸开了肚皮......
微风吹过,空气中残留的凉意夹杂着作物成熟后散发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奶奶走在前面,上山的土坡路不好走,她穿着一双绿色的解放鞋,背着比她人还宽大的背篓,走得很慢。
那时,我的年纪还小,刚上小学,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喜悦。这样爬坡上坎的土路并没有减少我的快乐,我蹦哒着跟在奶奶身后,像只飞出笼子的快活小鸟。
对我来说,上山摘桑叶是件好玩的事情,可对奶奶而言,并不轻松。
每年夏秋交替之际,也是养蚕的好时节。眼看着又黑又小像细芝麻似的蚕种慢慢孵化出蚂蚁大小的蚕宝宝,喜悦便爬上奶奶的眉梢。为了让蚕宝宝长得又白又好,是需要不少桑叶的,有时候奶奶一天就得上山五六次。
山上的桑树很多,但并不是谁刻意种在那里的,因此树与树之间有的远、有的近,完全是大自然随性的杰作。摘桑叶的时候,奶奶不会只盯着一棵桑树摘,她总是这棵树上摘一些,那棵树上采一点。对此我非常不解,觉得这既浪费时间又多走了路。
奶奶却摇摇头,告诉我:“如果只摘一棵树的叶子,树会缺少营养,很快就会死的。”听了奶奶的话,我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她是在骗我,一棵树没了叶子怎么会死呢,冬天的时候树不就没死吗?不过看着奶奶一本正经的神色,我把这些疑问放在了心里。后来我才明白,那是奶奶简单而原始的绿色理念。
在乡下长大的人,对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上生长的万物,都怀着深沉的敬畏,他们愿意用一些笨拙的方法去保护这些自然的精灵,更会绞尽脑汁地利用大自然的一切馈赠。
无论是一朵花、一片叶子,还是掉落的果实,他们都愿意想办法去利用,而不浪费一丝一毫。
每次奶奶背回来满满一背篓的桑叶,她会先把桑叶倒在大簸盖里阴干,再厚厚地铺在蚕宝宝身上。
那段时间,堂屋里永远响着蚕吞食桑叶发出的声音,细细碎碎的,像是春天的小雨落在草地上,这美妙的交响乐催促着奶奶像个陀螺似的,一刻不闲地忙着摘桑叶、扫蚕砂。
等到蚕砂在屋檐下堆成一座小小的山丘,奶奶会把它们装进蛇皮袋里,扛到山上去给地里的作物施肥。路过那些甘于奉献的桑树时,奶奶把袋子里剩下的蚕砂薄薄地铺在树根处,算是对它们的回礼。
于是桑叶愈发翠绿,蚕宝宝也褪去了黑乎乎的外衣,长得白白胖胖。它们趴在桑叶上一刻不停地进食,奶奶的勤劳和智慧为他们提供了安逸舒适的生长环境。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天气也渐渐转凉。每次一回家,我就守着簸盖里越来越大的蚕,等着它们结茧。
想起破茧成蝶的故事,我便梦想着有一天,蚕结茧之后也能飞出一只美丽的蝴蝶。
为了让它们能顺利地完成蜕变,我总是担心它们没吃饱,就像人没吃饱就没力气干活、学习,蚕没吃饱又怎么能化蝶呢?我自觉地承担了喂蚕的工作,将大把大把的桑叶铺在簸盖里,美滋滋地看着桑蚕们爬上绿色的桑叶,等待着它们快快结茧。
但蚕进食的速度变慢了,以前这些桑叶不到半小时就被吃得干干净净,可是现在簸盖里还剩了那么多,雪白的桑蚕趴在叶子上呆呆愣愣的,像是生了病。这个发现让我非常焦虑,可奶奶却不慌不忙地继续编着她的稻草梗,自从奶奶告诉我蚕要开始结茧了,她就开始用今年刚收好晒干的稻草梗编东西。她把搓得有一指粗的麻绳对折,成弯儿的那头挂在板凳脚上,两根绳子头握在手里,一边旋转一边往里面放剪得一样长的稻梗,这样转啊转啊,一条用稻草梗做的“金色长龙”就慢慢成型了。
奶奶一边继续往下编稻草梗,一边告诉我,“别担心,蚕要结茧的时候就不怎么吃东西了,就像那些冬眠的动物一样。”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奶奶你编这个干嘛啊?”奶奶把缠在一起的稻草捋平,“到时候把它们放在这些稻草上,好结茧呀。”我不会做手工活,就端着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看她怎么做。
吊扇在我们头顶慢悠悠地转着,等到太阳滑下半个山头,奶奶的稻草梗也就编好了。她把它们盘起来,圈成一个圆环,就像一个团起来的刺猬,摸上去却并不扎手。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奶奶便等着蚕结茧了。
过了没多久,一天我回家,看见奶奶正捉着一条身上长出黑色小点的蚕,对着阳光细细地看,我立马凑上前去问。奶奶眯着眼睛看得仔细,半天了才回答我,“你眼睛好,帮我看看,这条蚕是不是有点透明了?”蚕怎么会变得透明?难道是要变蝴蝶了?我高兴地接了过来,学着奶奶的样子,把蚕举到光线最好的地方,认认真真地观察。
“好像是有点,不过不是很明显。”奶奶便把这条蚕放在编好的稻草堆上,我这才发现这团稻草上已经放了不少桑蚕了。见我凑近,有的蚕扬扬头愣愣地看我一眼,又趴了回去,一动也不动。“这些都是要结茧的了,把它们先放在一边。”选好蚕,奶奶从屋里拿出一瓶白酒,她抿了一口,又噗的一声喷出一股细细薄薄的酒雾,酒全部撒在蚕的身上,给它们洗了个有酒香的澡。“这又是干啥呀?”奶奶的一举一动在我眼里都是那么奇妙。“催熟,这样能快点结茧。”奶奶笑眯眯地看着这些老僧入定似的蚕,几个月的忙碌即将得到回报。
等到一个个雪白的蚕茧装进背篓,奶奶便带着我一起去赶集。满满一背篓的蚕茧并不能换多少钱,但奶奶却很开心。
对她来说,这份收入既是对她劳动的肯定,也是她活了大半辈子智慧的证明。奶奶在养蚕的过程中所展现的阅历和经验以及那些有趣的生活理念都是那么可爱与珍贵。
现在偶尔吃到超市里卖的桑葚,我就会想到以前和奶奶一起摘桑叶、养蚕的日子,美好纯净,依稀还在眼前。
【end】
编审 | 彭世祥 王晓静
责编 | 余 茜
监制 | 蒋露露
制作 | 秦 杰
校检 | 王 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