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耍滑打禁药”要承担责任前段时间,科技农场作者看了一篇讲贵州进货假农药的事情。贵州省省农业厅在2019年上半年,全面开展了草甘膦等除草剂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共立案查处草甘膦等除草剂案件132件,结案82件,没收草甘膦等除草剂20余吨,罚款27.87万元。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不算少,现在作者再列举几例子看看。
“2019年6月,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发现花溪区久安乡果园使用除草剂除草,案件调查中,当事人对梨园杂草进行彻底铲除,并重新复绿,责令改正,罚款300元。
2019年4月,经查,当事人张军将草甘膦原药直接施用于自己家茶园里,湄潭县行政综合执法局责令改正,罚款1000元。
郑某于2019年3月使用草甘膦,由于其主动铲除施用草甘膦的茶园,责令改正,罚款500元。”
这时候,可能很多农民朋友要说,草甘膦本身是为农民增收增产的良药,为什么要禁呢?其实,之前也有过喝农药自杀的情况,更加让相关部门严查这类农药。特别是那种喝了没有解药的农药,比如百草枯也会禁止。比如茶叶,这煮水喝的东西,既然毒性这么大,就不能轻易使用,万一再造成其他更多的伤害呢?所以,再出现像这种“耍滑打禁药”的就要承担责任。
二、“新型化肥”是骗局!现在的各个行业都有新骗局,但唯独出现在农民农村的新型化肥骗局最让人恨,种地是一个苦差事,有些骗子竟然通过以下方式骗农民,是农民的通通了解,这种肥料千万别买。
1.假冒进口肥料。
很多人总是抓住农民朋友的心理,总觉得外国的产品好。外国农药好归好,可是这就会让一部分非法分子钻了空子。他们在化肥包装标注是外国产品,忽悠农民。其实,仔细发现竟然没有进口合同号。
2、虚报总养分含量。
在复合肥包装袋上,计算总养分的时候,却将次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比如钙、镁、硫等成分,违规加入到肥料总养分含量的计量中,达到虚假标高的目的。其实复混肥料总养分,国家规定的是总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含量之和。
3、炒作夸大化肥产品。
现在科技发达,一些不法分子在化肥包装袋上激活素等专业名词等,现在网络渠道这么发达,网络广告满天飞,夸大宣传农药,农民朋友随便一看就上当受骗了。
4.编造化肥商品名称。
有些生产化肥的企业,不遵照相应的国家标准,为了赚钱生产假化肥。编造化肥名称以及配料,比如用二元肥冒称三元肥等,其实这俩的作用差别很大的,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点了。
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化肥。
gb2440-2001尿素,
gb3559-2001碳酸氢铵,
gb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gb10510-2007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gb15063-2009复合(混)肥料、
gb20406-2006农业用硫酸钾,
gb20412-2006钙镁磷肥,
gb20413-2006过磷酸钙,
gb21633-2008掺混肥料(bb肥),
gb21634-2008粒状重过磷酸钙等。
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化肥。
gb/ t2946-1992氯化铵,
gb/t20782-2006农业用含磷型防爆硝酸铵,
gb/t20784-2006农业用硝酸钾,
gb/ t20937-2007农业用硫酸钾镁肥等。
最后,大家关于农民使用禁药和被骗使用假化肥的事情是怎么看的呢?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