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行业,到今时今日,也还是一样存在很大一部分养蜂人,而这些养蜂人,一般居住在偏远的农村;还有一批,是以养殖商业蜜为主的养蜂人,他们走南闯北,追花逐蜜,供应蜂蜜给商家。有这么多的养蜂人,还是普遍存在一个事实:为什么还是这么难买到真正的蜂蜜?而卖蜜的蜂农们却都信誓旦旦的保证,我们家的蜂蜜如果卖一次假蜜我死全家。甚至有些人把身份证户口本都拿出来以证清白,却往往都不能被消费者认可。
我敢说,造成假蜂蜜、加工蜜流行的根本原因就是消费者!如果不是你们消费者一味的追求蜂蜜的浓度,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蜂蜜,一厢情愿的认为蜂蜜结晶是掺了白糖,会有假蜂蜜的出现吗?
我作为一名养蜂人,我是深有体会的,在我看来,其实蜂蜜是最难形成商业蜜的,也是最难做假的!为什么这么说,请听小农一一道来。
大家都知道,蜂蜜是蜜蜂采花蜜酿的,既然是蜜蜂,它是动物,就不可能听得懂人话,我不能跟蜜蜂说:小蜜呀,今天帮主人把蜂蜜酿成42度再封盖呀;小蜜呀,这次酿的蜂蜜不能结晶呀,要不客人会以为是白糖呀;还有呀,你不能采别的花呀,只采一种回来,或者是采固定比例的花,要不客人以为我要做假了,次次给的蜂蜜口感和颜色都不一样!是不是这个道理的?
小蜜蜂采鬼针草花粉纯天然蜂蜜,浓度通常都比较稀,这就容易让人误会为加了水。但其实养过蜂,懂蜜的人都知道,蜂蜜是不可以加水的,蜂蜜里面含有天然的酵母菌,你往蜂蜜里面加水,可以让蜂蜜的发酵速度快100倍一以,稍稍往蜂蜜里面注入几滴水,蜂蜜都有可能在一个月之内发酵变质!纯天然的蜂蜜,全封盖成熟的,会根据产蜜的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南方的蜂蜜,波美度在39.5-41度之间,而北方的蜂蜜,波美度在40.5-41.5之间,前提是保证蜂蜜完全封盖!所谓的真蜂蜜,也就是自然成熟封盖原蜜了。但就算是41度的蜂蜜,看起来还是那么稀呀,消费者还是认为加了水呀,怎么办?那就加工呗,把蜂蜜进行浓缩脱水,让蜂蜜变得更加浓稠,看起来更像糖浆,这样子好处在于:
一、高温杀死了蜂蜜里面的酵母菌,让蜂蜜不再发酵!二、蜂蜜看起来非常的浓稠,非常漂亮,避免了消费者误认为是加了水!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久而久之,消费者自然就认为这种高浓度的蜂蜜才是真蜂蜜了,而更稀的原蜜,则是加了水的蜂蜜!
纯天然的成熟原蜜
高温浓缩脱水的蜂蜜纯天然的蜂蜜,每一箱蜜蜂产的蜜都可以导致不同的口感,因为,没有人能要求蜜蜂去采哪一朵花,采哪一种花。你今天买到我这箱蜜蜂产的蜜,下个月买到我那箱蜜蜂产的蜜,是不是就产生误会了:老板,我上次买的蜂蜜不是这样子的呀,你太不诚信了,第一次给真的,第二次就卖假的!作为养蜂人,找谁去评理?因此,蜂蜜的加工,更是顺应了消费者的心理。通过加工,不用担心收购回来的蜂蜜会口感不一样,往蜂蜜里面添加点什么,把蜂蜜全部做成统一口感的,你消费者还有什么好说的?
纯天然的蜂蜜,一定会结晶,只不过有些蜂蜜的结晶时间较长,需要3-4个月,而有些结晶快,几个星期就可以结晶。蜂蜜的结晶还具有多样化,有粗如沙的(像白糖一样的颗粒),有细如油的(跟猪油一样)。你买到粗如沙的,肯定会以为是白糖呀,那怎么办呀?加工呀,尽量的让蜂蜜不结晶!首先把蜂蜜加热,再过滤掉其中的花粉颗粒,打破结晶核,就可以延长蜂蜜的结晶时间了,那么,当你喝完这瓶蜂蜜的时候,蜂蜜还不会出现结晶的变化,你也自然的不会怀疑是加了白糖的蜂蜜了,而当你喝惯了这种蜂蜜,看到蜂蜜的结晶,就顺其自然的以为是做假了,加了白糖了。在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你觉得会有这么低端的手段,去做一种假到是人就会误以为是加了白糖的假蜂蜜吗?
细腻如油的结晶
种种的误会,让养蜂人心灰意绝!我也深有体会,不发脾气的人也会发脾气!
我觉得,就是脾气再好的人,看到这种有话不好好说,没养过蜜蜂,没取过蜂蜜的人比养蜂人还专家,还要专业,还动不动就来一句加了白糖的,都会来气吧?你说,气不气人!
假蜂蜜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这个市场,消费者助长了假蜂蜜的增长!久而久之,假蜜就是真蜜了,真蜜就是假蜜了!
亲们,当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不过你们点赞,只求你们帮忙转发出去,让我们这些仅有的、快要灭绝的中蜂流传下去!威威中华,竟要抛弃自家土生土长的中蜂,引进洋人的蜜蜂,而且就只是为了一已私利!在我们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一开口就说是假的,伤人心,我知道肯定有些无良商家卖的假货,不要让这个陷入一个死循环。、
大家想要了解正宗土蜂蜜可以私信我,有什么不懂欢迎私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