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前瞻:猪价后期走势将何去何从?
2024-4-16 23:38:1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猪肉价格经过3月份的疯涨之后,4月初小幅回落,后半个月逐渐回升,5月份猪价的走势基本上是横盘走势,窄幅震荡,区间是15.0元-15.17元。
5月份猪价震荡快一个月了,即将面临方向的选择,首先了解一下5月猪价横盘走势,而未能上涨的原因:
1、国家对屠宰场的检查,之后屠宰场的收购量下来了。屠宰场只能先出清冻肉存货,避免检查过程被查出猪瘟的风险。
2、由于猪价走势不及预期,养殖户压栏严重,养殖端的体重增加对于猪价也不利。
3、猪瘟疫情频发,消费端由于情绪原因比较低迷。
以上三个因素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后面猪价走势如何演绎,主要取决于供给端和需求端,冻肉存货随着消耗的降低会越来越少,养殖户压栏也不可能无限期。
先看看供给端的走势: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从去年10月开始下降。今年4月份生猪存栏又比上月下降2.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0.8%,能繁母猪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2.3%,有加速下滑的趋势。存量的减少也体现在生猪定点屠宰量上。根据数据,今年2~4月份生猪的屠宰量与2018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下降,2月和4月的下降很明显。
这个图更能直接反应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悬崖式下降,从上图可以看出,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18年10月就开始出现加速下降的趋势,如此同时生猪存栏量也是类似走势。
一般生猪产能有效恢复至少也需要9个月时间,对应上面的图,2019年7月以后,生猪存栏量将会开始减少,2019年9月以后将会出现悬崖式下跌。缺口将会来到短期的峰值。
跟踪猪肉价格变化主要观察繁母猪存栏量、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成活仔猪数(psy)、每头母猪每年出栏肥猪数(msy)等数据。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出现近两轮猪周期来的最大同比跌幅,而4月的最新数据表明能繁母猪存量仍在持续下降。这意味着如果不采取额外措施,未来10~11个月左右的猪肉供给将非常短缺。这意味此轮猪周期缺猪的时间至少会持续到2020年,而且从目前的走势来看,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加速下滑也是大概率事件。
再看看需求短的走势:
猪肉三月消费比去年同期上涨3%,四月下降2%,消费端的降幅一般不会超过5%(数据来自券商调研数据),现在就是处于传统的消费淡季,五六月份的消费端可能会和去年的同期水平持平。从上图往年猪肉价格的走势可以看到猪价9月一般是很明显的拐点,这里主要得益消费旺季的来临,需求端大增。
关于人造肉是主题投资,从口味上差别很大,成本也很好,短期不会有影响,长期技术突破的话影响也会很缓慢。非瘟对消费端的恐慌只会影响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恢复。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到很明确的结论,今年9月将会非常缺猪,另一方面9月消费端也非常旺盛,在二者共振的情况下,个人判断9月份猪价将会跳涨,而且按照目前猪价压抑的情况,此轮跳涨只会比三月份更猛烈,超过上一轮猪周期的高点稳稳的。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在为9月份的极度缺猪做准备了。
可能大家更关注接下来6月至8月的走势,个人认为,接下来猪价将会走缓慢上升的道路,上面的母猪存栏量的图也是同这个相对应的。
上图是历年6月猪价同5月猪价的对比情况,平均涨幅达到4毛,今年叠加猪瘟的影响,这个涨幅可能会更大。
总而言之,全球性蛋白上涨的大势不可阻挡。接下来的走势就是6月-8月走上升趋势,9月以后就是跳涨,今年之内必打破上一轮猪周期价格的高点,5月猪价的横盘将会在月末结束,开启上涨通道。预计猪价上涨将持续到至少2020年年末,今年第四季度猪价将创下新高。
最后关于疫苗的消息也在这里简单说一下。
有媒体报道称,从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分离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
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在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与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工作。
受此消息影响,猪肉板块午后开盘急速跳水,恐慌盘大量抛出,但也没有个股跌停,尾盘也都不同程度的收回,盘后成交回报,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也被外资大笔买入。
对于此条新闻,大家应该理性对待。
首先,今天市场上出来的新闻属于旧新闻,3月份已经报道过,非洲猪瘟疫苗距离面世还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
其次5月17日上午,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在第六届全球猪业论坛暨第十六届(2019)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上也说到,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存在一些困难,近两年面世的可能性非常低,既安全又有效的疫苗短时间内无法研制成功。
再次目前疫苗研究只是属于阶段性获取成果,主要进展是分离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和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目前来看,疫苗中试效果情况较好,但离最终商用还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做。
最后退一步讲即使疫苗真的成功问世,主要还是市场心理的冲击,疫苗研究成功理论上可以有效控制疫情,提升消费猪肉需求。另外即使疫苗商业使用,生猪产能有效恢复至少也需要9个月时间。未来1-2年我国生肉类供应紧张局面不会改变。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淘股吧矮子火炮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淘股吧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东北猪价连涨一周,广东猪价跳涨,缺猪明显猪价即将启动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