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肥料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将肥料分为有机肥、无机肥料、微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功能性肥料。
一、有机肥
有机肥包括商品性有机肥和农家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的缓效肥料。有机肥中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有机肥是最全面的肥料。
有机肥的特点:
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增强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3.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二、无机肥
无机肥料亦称“化学肥料”。由无机物组成的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单质肥料和复合肥料。无机肥一般营养成分含量高,具有肥效快,便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增产显著,以及施用和贮运方便等特点。但无机肥不含有机质,在化学合成机械加工中,需耗用大量能源,污染环境,并且长期施用无机肥也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三、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菌肥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型肥料。它用现代生物工程即国际先进工艺生产的生物产品。是一种低炭、纯天然、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有机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菌肥的特点:
1、改良土壤、清除毒素、固氮解磷活钾、抗盐碱、缓解肥害药害。
2、调节微生态、以菌克菌,降低土传病害。
3、平衡营养、促进发育、生新根、缓苗快、长势健壮。
4、抗寒、抗旱、抗早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抗重茬。
四、中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硼、锌、钼、铁、锰、铜等营养元素。虽然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当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时,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影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另一方面,微量元素过多会使作物中毒,轻则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时甚至危及人畜健康。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对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逐渐迫切。
五、功能性肥料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根功能肥
(2)保花保果肥
(3)果实膨大肥
(4)果实上色肥
(5)抗逆功能肥
(6)抗病功能肥
(7)抗虫功能肥
(8)调理土壤肥
(9)杀菌、除虫、控草的药肥
我国化肥的施用量迅速增加,对农产品的贡献率为35-40%。但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平均只有32%左右,不仅造成财力上的巨大浪费,也给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合理施用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大力推行平衡配方施肥;强调化肥与有机肥并重、二者配合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