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本号!
人参,原名蒗( làng ),是“东北三宝”之一,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常被人们作为滋补的佳品,有资料记载,中国是最早记载人参的国家,早在距今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合集》第六册即有记载。近年来,由于野生人参已经逐渐减少。人们开始采取人工的方法栽培人参,不仅解决了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种植人参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从多年来的种植实践看,人参种植的病虫害较多,目前已知的有40多种病害,10多种虫害。人参发生病虫害不仅会降低人参的品质,更为严重的是容易造成减产、甚至绝产,所以人参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综合防治工作。下面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人参的几种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及其防治方法:
1、人参黑斑病的识别与防治:在东北,5~6月份是人参黑斑病易发病时期,人参的主要病症表现:感病人参叶片开始出现黄色斑点,慢慢扩大变成深褐色大斑点,若连续阴雨天,空气相对湿度大时,会出现黑色孢子,一般发病率20%~30%,严重者80%以上,如果不及时防治,很容易导致全田蔓延,几周内就会全部感病,落叶枯死。
具体防治方法:首先,要选用无病抗病性强的植株的种子;其次,播前要用多抗霉素200单位/千克溶液将种子浸泡24小时,杀灭带菌种子,防止种子传染;再次要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光照;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人参黑斑病,急时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50%咪唑霉可湿性粉剂4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天喷1次,喷药后如果遇雨,应立即补喷。
2、人参疫病的识别与防治:6月份,经常会发现有少数人参叶片呈深绿色,萎蔫,水浸状等,给人一种被开水烫过的感觉,7~8月份高温多雨时就开始流行开来,传播速度极快。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洒,也可用72.2%普力克800倍液喷洒,及早防治效果会更好。
3、人参立枯病的识别与防治:人参立枯病是人参苗期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病,危害严重。发病时,幼苗土表下3~5厘米的茎部开始萎缩、变细、腐烂,使养分供应受阻,导致幼苗发病倒伏。防治方法:一个是播前种子处理,播种前用30%立枯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消毒(无立枯灵可用敌磺钠代替);第二个是苗期预防,苗期用立枯灵500倍液每平方米喷3千克药液,防效超过敌磺钠;第三个是发病后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用立枯灵500倍液灌根,以防未感病植株发病。或用25%阿西米达1000倍液,也可以用2.5%世高800倍液防治。
4、人参菌核病的识别与防治:人参菌核病是危害人参根部的一种病害,发病初期呈白色,并且变软,根与皮连接不紧密,容易剥离,发病后期,由于根内糜烂,后期只剩根皮,该病一般在参苗出土前发生。防治方法:乙烯菌核利、多菌灵土壤消毒可预防。
5、人参锈腐病识别与防治: 人参锈腐病发生于根的各个部位,病斑呈红褐色,由点到面,逐渐扩散至整个根部,发病重,影响产量。发生人参锈腐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湿度大、通透性不好、农家肥用量偏大、并且腐熟不充分等情况下容易发生。防治方法:选择排水、透气良好土壤,提前1年整地,施腐熟农家肥料,用多菌灵等农药进行土壤消毒,移栽时避免参苗受伤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6、人参虫害的防治方法:危害人参的害虫有10几种,其中以蝼蛄、小地老虎、夜盗虫、金针虫、蛴螬等为害比较严重。物理防治方法:要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提前整地,搞好田间清洁,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捕杀等方法综合防治。药剂防治方法是:可在整地时每平方米施用西维因15克或辛硫磷3克,在生长季节用1千克、5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拌入20千克炒香的麦麸或豆饼,再加入适量水配成毒饵,撒于人参畦面诱杀;对于难治的金针虫则用煮熟的谷子或马铃薯、苏子等拌上敌百虫后,做成小团施入土中,诱虫入团,人工捕杀。人参地周围荒草地可用46%毒死蜱800倍液、混加2.5%高绿400倍喷洒防治害虫。
综合来看,人参栽培过程中,在病害防治上要尽量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早、防小,统防统治。在防治虫害上要尽量使用物理、农业等防治方法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一方面要确保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效果,保证产量;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尽量用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防治病害,减少农药残留,保证品质。
(文/三农广讯/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