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兴塑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共聚改性
共聚改性是指采用催化剂,以丙烯单体为主在聚合阶段进行的改性。丙烯单体与其它烯烃类单体进行共聚合可以提高聚丙烯的低温韧性,冲击性能,透明性和加工流动性。例如在丙烯、乙烯共聚得到的聚合物中,由于乙烯和丙烯链段的无规则分布使得物的结晶度降低。嵌段共聚2%-3%的乙烯单体可制得乙丙共聚橡胶,可耐-30℃的低温冲击。当乙烯含量达到30%时则成为无规共聚物,具有结晶度低,冲击性能好,透明性好等特点。
聚丙烯共聚物的生产方法按照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茂金属催化剂,一种是改进的ziegler-natta高效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与ziegler-natta催化剂相比它只有一个活性中心,而ziegler-natta催化剂有多个活性位点。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能够比较精确的控制分子量及其分布,共聚单体含量及其在聚合物分子链上的分布和结晶结构。ziegler-natta催化剂应用于pp的共聚改性其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能够改善大分子的成核性,提高聚合物的性能。
交联改性
塑钢纤维
是一种新型合成纤维。该产品主要以聚丙烯和聚乙烯为原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合成,结合了钢纤维和
聚丙烯塑钢纤维
聚丙烯塑钢纤维
塑料合成纤维两者的优点,主要用来代替在混凝土面板结构中的焊接金属网格和钢纤维。
塑钢纤维的作用
塑钢纤维是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控制混凝土韧性和抗击性能的高强度纤维,可以替代传统钢筋网、钢纤维,而建设成本更加经济;使用操作省时方便: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混凝土增强新型材料。塑钢纤维是以聚丙烯改性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工艺技术生产而成。它是一种表面粗糙,外型轮廓分明的单丝粗纤维:直径粗细不同、纤维长短不等、成波浪形状、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抗酸碱能力强;并且具备钢筋、
钢纤维的外型,钢筋、钢纤维的功能,又有合成软纤维的优点。
丙烯薄膜
在塑料制品中包装材料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统计,世界用于包装领域的塑料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35%。我国包装用塑料发展迅速,产量从1980年的19万t迅速增至2003年的465万t,预计2005年将超过550万t,2010年超过600万t,2015年超过650万t,约占全国包装总产量的13%以上。
聚丙烯薄膜
聚丙烯薄膜
从产品上看,包装用薄膜约占包装用塑料总量的50%以上。我国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是pp树脂消费量大的领域之一,2003年我国有bopp生产企业86家(123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约140万t/a,2004年达到200万t/a(138条生产线),产量将突破100万t。国内企业注重提升产品竞争力,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bopp生产设备,生产的薄膜宽度可达8.3m,线速度高达400~500m/min。按我国现有的bopp薄膜生产能力换算,每年对pp树脂的需求量近200万t,因此应重视开发bopp薄膜用高线速、延伸性、透明性好的pp专用料,包括配套用的乙、丙共聚物,以适应新引进的bopp薄膜设备。
汽车领域
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0多万辆,已位居世界第四,同比增长36.6%。据美国esm werwide报道:“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600万辆,2015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个预言已经被打破,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超过美国1700万辆,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全球。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塑料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不足16%。据中国工程塑料协会预测,2005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增长率为15%,2010年约为10%,需求量将从2000年的44万t增长到2010年的140万t。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迅速,到2010年总用量将达到94万t(以塑料用量占汽车重量的5%~10%计)。
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据报道,日本丰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具有高取向结晶性的聚丙烯hehcpp产品,可以作为汽车仪表板、保险杠,比以tpo为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降低30%,改性pp用作汽车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聚丙烯 锁定
同义词 pp(高聚物聚丙烯)一般指聚丙烯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
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若甲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聚丙烯,当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间规聚丙烯。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
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型的抗冲强度比均聚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