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一场场冲天大火和滚滚浓烟就在我身边发生,处警人员和消防人员曾要求向上反映,及屡屡收到省环保公益短信,故写了以下文字。
拆迁了,被拆迁区域就成了一个另类,就环保问题而言,自然更突出了。从生活垃圾堆积,到河道水面“结盖”,再到各类域外垃圾的涌入,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
生活垃圾的堆积与河道水面“结盖”,还属于“自作孽”,但域外垃圾的涌入,就带来了极大的环境问题,囤积、焚烧的行为带来了富集、排放的效果。
囤积、焚烧的域外垃圾,有服装企业的化纤边角料,有家具企业的废弃填充物,有化学品企业的包装物,有布头贩子从外地拉来的垃圾化纤布,有废旧物回收业主收集的大量无法卖掉而付之一炬的附带化纤废料。电鱼、药虾、焚烧自然作物秸杆,似乎根本就排不上号。
囤积的废弃物总是要焚烧掉的,因为下次还要再来囤积,于是就有一场场冲天大火和滚滚浓烟了,以至于公路上的巡警人员也不得不冒着“关心拆迁区”的名声,下来查看一翻,若有人报警,那么消防车也会赶来。可别说当地住户们没环保意识,这已经是影响基本生活的问题了,只是在一次次反映问题和报警无果后,心就淡了。
农村集体土地也有使用权限的,但为什么会放任不管呢?当然“为了拆迁大业”这一点是无法排除的,但在土地使用权(包括待拆空置房屋)上,是否有黑色利益链存在?尽可想象。
若想解决,总归有办法的。总的一点是,回归常态拆迁,拒绝黑社会式拆迁,有理说理,有法执法,平稳有序,强化责任,不让“你那里是拆迁区”成为万能理由。具体而言,设置单一路口,设置入口摄像头监视,设置举报电话等等,但关键还在理念及执行。比如,河道水面结盖问题已经解决。
总听到“集中效率高”之类的溢美之辞,但似乎并没有反应到安保及环保上来。所谓的效率高,不过是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罢了,把五十年一百年间需合理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硬塞到五到十年中去,数据一时光鲜的背后,产能自然就过剩了,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再者,“亩产十万斤”的效率,高不高?呵呵
欢迎前来巡查验证。
2017-6-11 02: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