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鹅球虫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方案
2024-4-12 14:47:3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唐悦1 许汉成2 刘荣3 姚琛4 吴陈俊4
(1.江苏省兴化市缸顾畜牧兽医站225781;2.江苏省兴化市兴东畜牧兽医站 225700;3.江苏省兴化市周庄畜牧兽医站 225711;4.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 225700)
摘要:鸭鸭球虫病是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的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表现为消瘦、贫血,排橘红色或血样粪便,肠道膨大增粗,充满血样内容物或鲜血,肠黏膜弥漫性出血。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温扬球虫对鸭致病性最强,本文着重论述。鹅球虫病是由寄生于肾小管上皮内的截形艾美耳球虫和寄生于肠道的鹅艾美耳球虫等引起的对幼鹅危害较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正文部分从流行、症状、病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释了鸭、鹅球虫病。
关键词:鸭;鹅;球虫病;流行;症状;病理;预防;治疗
1 鸭球虫病
(1)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3~6周龄的鸭最易感,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本病在多雨季节、地面平养及温暖潮湿的鸭舍条件下发病率高。本病主要通过病鸭或带虫鸭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土壤和饲养工具等传播,饲养人员的机械性携带卵囊也可引起传播。鹅肾球虫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雏鹅,死亡率很高。鹅肠球虫病危害各种日龄的鹅,但以幼鹅易感性最大,发病重,死亡率高。
(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委顿,缩脖,食欲下降,渴欲增加,拉稀,随后排血便,粪便呈暗红色或巧克力色,腥臭。耐过病鸭生长发育受阻,增长较慢。成年鸭很少发病,但常常成为球虫的携带者和传染源。幼鹅感染截形艾美耳球虫后常呈急性经过。病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腹泻,粪便白色,消瘦,衰弱,严重病例死亡,幼鹅死亡率高达87%。鹅肠道球虫感染后表现为消化系统紊乱,食欲下降,腹泻,拉红色或暗红色稀粪。
(3)病理变化。毁灭泰泽球虫引起的病死鸭小肠呈泛发性出血性肠炎,尤以小肠中段最为严重。病死鸭肠壁肿胀,黏膜上密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上覆一层糠麸样或奶酪样黏液,或者是红色胶冻样黏液。菲莱温扬球虫引起的病死鸭仅见回肠后部和直肠黏膜轻度出血,严重者直肠砧膜弥漫性出血,外观可见散在出血点。截形艾美耳球虫感染的病死鹅肾体积肿大,呈灰黑色或红色,有出血斑或灰白色条纹,内含尿酸盐沉积和大量的卵囊。肠道球虫感染的病死鹅小肠充满稀薄的红褐色液体,小肠中段和下段的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最严重;也可见大的白色结节或纤维素类白喉坏死性肠炎,假膜下有大量的卵囊和内生性发育阶段的虫体。
(4)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作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做好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控制环境的湿度,做好环境的消毒,合理搭配日粮,注意饲养密度,勤换垫料,及时清洗笼具、饲槽、水具等,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方法是药物预防,目前多数集约化养禽厂对球虫病采用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的方法。方案1:盐酸氨丙啉,按0.0125%混入饲料,无休药期。方案2:尼卡巴嗪,按0.0125%混入饲料,休药5天。方案3:马杜霉素,按0.005%~0.007%混入饲料,无休药期。方案4:沙里霉素,按0.0075%~0.0125%混入饲料,休药3天。方案5:莫能霉素,按0.0001%混入饲料,无休药期。方案6:盐霉素,按0.005%~0.006%混入饲料,无休药期。方案7:常山酮,按0.0003%混入饲料,休药5天。方案8:地克珠利,按0.001%混入饲料或饮水,无休药期。
(5)药物治疗。第一,治疗时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和联合用药的原则,根据峰期合理地选择药物并掌握确切的用量。方案1:磺胺二甲氧嘧啶,每1000千克饲料,加入5000克。方案2:磺胺间甲氧嘧啶:每1000千克饲料,加入1000~2000克。方案3:磺胺喹噁啉,每1000千克饲料,加入125克。方案4:尼卡巴嗪,每1000千克饲料,加入125克。方案5:地克珠利,每1000千克饲料,加入1~2克。方案6:妥曲珠利,每克兑水40千克,连用2天。方案7:常山酮,每1000千克饲料,加入3克。方案8:莫能菌素,每1000千克饲料,加入90~100克。第二,因球虫病易反复发作,造成肠炎,因此,配合清热燥湿、杀虫止痢的中药方剂使用,效果更佳。处方1:驱球止痢散,常山960克,白头翁800克,仙鹤草800克,马齿苋800克,地锦草640克。用法与用量:混饲,每千克饲料2.0~2.5克。处方2:青蒿白头翁散。青蒿60克,白头翁15克,黄芩10克,地榆15克,山大黄20克,鸦胆子2克,墨旱莲15克,板蓝根25克,白芍15克,山楂15克,木香10克,白矾2克,雄黄1克,甘草5克。用法与用量:每千克饲料10克。处方3:常青球虫散,常山700克,白头翁700克,仙鹤草400克,苦参700克,马齿苋400克,地锦草400克,青蒿350克,墨旱莲350克。用法与用量:混饲,每千克饲料1~2克,连用7天。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