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市建设发展观
从交通建设的角度简要说一下
现在的城市,在苏州的规模上,应该在国务院划分的有限土地基础下,调整居住区和工业区有效的分离,以快速通道联系,并鼓励建卫星小镇。分散过度的居住密度。
比如星湖街南北向,不管是高架,隧道,地铁,都应该建成快速通道,沿线可以有居住区,和商业区,快速投放人流量从阳澄湖到车坊甚至同里。
胜浦镇南端为居住区,北端为工厂区,中间中新大道就比较有效的隔离。但是需要快速通道。
苏州科技城是比较适宜居住,空气好,行,就需要快速通道到市区,园区上班。可是科技城到市区就一条太湖大道,没有地铁,快速通道也缺乏,可以从昆仑山路或秦岭路快速化到中环进入相城区和园区。
苏州市由各个区,但是相互竞争,没有联系好交通这一块,导致现在的苏州都是堵车。
古城建慢行车道,我赞成,建议在东南西北,比如葑门,解放路,新庄,官渎里等卡口建换成或收拥堵费点。
但是通过高架或隧道的形式的快速路,还需要多建,像现在的环线加射形,还不够。
像星湖街,星塘街,阳澄湖大道到相城区的阳澄湖东路,长江路,再西部的230省道,还需要建快速通道,不管是高架或隧道。
在人口居民稀少处建议高架,密集区建隧道。
想想现在的人,为什么会反对高架???
想十年前苏州建东南西北高架时没有人反对啊???
2017-7-18 15: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