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甘肃通渭:产业发展“弯道超车”金银花开“金银”来

2024-4-9 11:08:5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undefined
地处“苦瘠甲天下”的陇中甘肃通渭县,近年来将金银花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规划到2020年,分区域打造总面积达10万亩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种植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趟出了一条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发展新路子。
undefined
6月18日,以“选优品种、做强品质、全链推进、产业脱贫”为主题的第二届通渭金银花节采摘比赛暨“三变”分红表彰大会在该县李店乡姚川村举行。
undefined
来自该县碧玉、鸡川、常河等18个乡镇的50名采摘能手相聚主战场姚川村大片的金银花种植基地,角逐全县金银花采摘大赛的冠军、亚军和季军。只见采摘能手们你追我赶,不大一会儿,金银花已在各自的篮子里堆积。经过1个小时的比赛,最终来自李店乡姚川村的尚周平以5.065公斤的成绩摘得冠军奖牌。
undefined
金银花采摘大赛是此次节会的亮点之一,此项大赛以“赛采摘技艺、造产业氛围”为主题,旨在弘扬推广金银花采摘技艺,厚植金银花产业基础和优势,促进全县金银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我家里就种植了金银花,由于家里劳动力不足,所有的金银花都得我和老伴自己采摘,慢慢的就总结出了采摘经验,在摘第一朵的时候,我就预判出第二朵的采摘方法及方向。”当问及为什么能够拿下冠军时,尚周平笑着对记者说。
undefined
据了解,通渭县种植传统品种金银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十年前,但仅仅是作为观赏树种,在农家院落零星种植,并没有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
undefined
该县在围绕甘肃定西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定位中,积极探索多元化中药材品种,开辟产业扶贫新路径,多次与金银花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山东九间棚集团公司互访考察、对接洽谈,确定“北花一号”金银花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计划。
undefined
2013年,首次引进金银花27万株,在该县陇川镇新堡村、马营镇华川村等区域试验种植220亩。试验表明,金银花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力,病虫害少,成活率高,非常适合通渭气候、土壤条件。
2016年,通过对不同海拔区域试种的金银花的产量、品质、效益等综合评估,亩均收益达到3000元以上,所产金银花绿原酸、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2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undefined
从2017年开始,短短三年间,金银花如雨后春笋,由试验田走向规模田,在通渭大地遍地开花,面积呈几何数增长。目前,该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7万亩,三大金银花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开发金银花茶、金银花日化品等衍生产品4个。全县参与种植金银花农户达到2.3万户10.3万人,其中覆盖贫困户1.7万户7.8万人、户均种植3亩以上,种植户年收益可达到1.5万元以上,创造出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精的发展奇迹,已成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纵深发展的一枝新秀。
undefined
在“三变”分红现场,500万分红现金整齐的摞在主席台上,吸引了节会嘉宾及广大群众的眼球,他不经昭示着该县“三变”改革所取得的喜人成绩,也为贫困户早日脱贫奠定了产业基础。
李家店村下街社村民刑光祖将16.2亩土地入股到泰清元农民专合作社,这次分红到手8100元。数着一张张崭新的人民币,刑光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undefined
为了加快“三变”改革步伐,通渭县大力推行“土地入股、租金保底、收益分红”“资产入股、价值保底、集体分红”“现金入股、本息保底、按股分红”三种模式,先后引进金银花龙头企业1家,组建合作社8个,带动贫困户1.7万户,实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两个全覆盖”。
家住李店乡祁咀村杨河社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景德是种植大户,家中有4口人、两个儿子都在上大学,他和妻子年龄都已50多岁,一直在家务农。这些年家中一直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劳动强度大且收入低,难以维持儿子上学的费用和家中的日常支出。
undefined
2018年,乡上组织其到清凉沅公司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学习,培训金银花种植管理技术,现场了解对比,使杨景德坚定了种植金银花的决心和信心,去年试种了4亩,经过规范管理,长势良好,现已开始产花,他和妻子从6月份采花到现在,已经采了200多斤,清凉沅公司全部以每斤11元的价格收购,而且现采现卖、现款现付,今年预计至少能收入12000元左右。
undefined
“今年乡上大力推广种植金银花,我感觉种植金银花确实不错,又主动申请种了11亩,目前长势非常喜人,估计明年每亩可产鲜花300到500斤,按最低300斤算,可收入3万多元,到盛花期后,产量还会逐年增加”,盘算往后的经济收入,杨景德满怀信心。
通渭县委常委徐斌科告诉记者:“2018年,全县采摘鲜花48万公斤,产值达到480万元;其中保底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4925户,5000元以上的达到300户,突破1万元的达到150户,有560户贫困户依靠金银花实现了稳定脱贫”。
目前,通渭县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北花一号”金银花种苗繁育基地,重要的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2018年,采摘鲜花48万公斤,年产值已达到480万元,有560户贫困户依靠金银花实现脱贫;金银花,真正变成了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和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壮大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之一。
通渭县委书记邵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县金银花产业已初步形成上游由科研院校驻点研发培育种苗、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采摘,中游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烘干加工,下游由龙头企业对接市场研发生产新产品的一体化发展链条,为实现产业发展‘弯道超车’、‘三产’深度融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邵志刚说,县上将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快金银花标准化基地建设,在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风险防控、科技研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推动金银花产业全链发展,努力将通渭打造成西北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金银花种苗繁育基地、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供销基地。
(本报记者 牛新建)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