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pp管束式除雾器厂家产品中心
管束式除雾器是一种具有农具、捕悉、湮灭作用的装置。首先,流经除尘器的气流高速湍动,促进烟气中大量细小雾滴与尘颗粒的互相碰撞,凝聚为较大颗粒;其次,导流叶片形成的高速气流,形成极高的切向速度,将液滴;细尘高速甩脱向壁面,与壁面的液膜接触后被截留,实现捕悉分离;后高速旋转的壁面液膜可保证同向运动的雾滴接触后湮灭,不产生二次雾滴;为保证除尘效果,依据项目条件装置内设置了多级导流叶片,延长了气体停留时间,提高了除雾器对尘颗粒的分离效果。
另外管束除雾器可以在80—95℃的高温下正常工作,而且能够承受的冲洗水压为0.3mpa。冲洗喷嘴在设计时设计成了全锥形喷嘴,冲洗水的喷射角度为90—120度之间,喷射范围很广,因此可以保证叶片全部被覆盖。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需要有6个步骤:吊装->安装第一层除雾器->安装第二层除雾器->安装冲洗水管->厂家检验安装质量->验收投入运行。除雾面积的计算要保证理论计算佳值的1.4倍,因为它是除雾效率好坏的基础,一般表现在除雾器的叶片片型(两通道或三通道),叶片宽度(或过流长度),叶片布置数量。
常规屋脊除雾器由于捕捉原理的制约,无法捕悉粒径小于20μm的细小液滴,而且目前控制脱硫塔出口5㎎/nm3的尘排放浓度就是控制对细小石膏浆液液滴的脱除。若采用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不但存在一次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的问题,而且占地面积大。
管束式除雾器的技术优势:常规管束式除雾器是以高速旋流产生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设计只有三级分离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雾滴和粉尘抛向桶壁铺集,产生惯性就要求有一定的通过速度在改向的作用下产生旋流。低负荷的状态下常规管束除雾器效率降低或失效,80%-110%效果较好,小于80%下降,60%时基本不工作,由于受旋流捕捉原理的制约。
管束式除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布置在喷淋层上部即除雾器的位置,代替常规除雾器的使用功能,且除雾除尘效果远远优于目前常用的屋脊式除雾器。对于新建脱硫机组,在吸收塔上部留出比二层屋脊式除雾器低的安装空间,并设计与屋脊式除雾器强度相当的支撑梁,直接将模块式管束式除尘除雾器装置安装在梁上。设置上下两层冲洗水即可满足冲洗要求,比常规屋脊式除尘器节省安装空间、减少冲洗水量、减少电动阀门配置。根据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技术的运行阻力,设置和调整冲洗水的冲洗频率和冲洗效果。
管束除雾器的改造是节能环保行业当中的必然,新能源新科技的发展,过去的管束除雾器在很多的厂家在使用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升级改造,那么改造升级的费用对于中小厂家来说成本也是不低的。
湿法除雾的原理是利用污染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液体的污染废气将含有硫的物质分离出来,形成化合物,在通过高压的装置把硫化氢置换出硫的单质并且收集,这些采集的硫单质是可以即使用于化工使用的,还可以生成硫酸,以后就可以用于化工生产。
河北某热电厂共安装了8*320mw汽轮发电机组,一期4*320wm纯凝机组1995年建成投产,二期工程4*320wm纯凝机组于2001年内建成投产。从2008年开始,分两期对8台机组全部进行了脱硫改造,改造内容有拆除原有二级除雾器及其冲洗水,更换为管束式除尘除雾器装置,利用旧的原有除雾器冲洗水泵。改造后对现场进行实测,数据显示,当8号机组入口粉尘浓度范围在30㎎/nm3时,出口粉尘浓度折算后范围在5㎎/nm3以内,雾滴含量范围在15㎎/nm3以内,达到了超低排放的标准,装置运行至今效果一直良好hbjxyjj2946。
各种应用案例表明管束式除尘除雾技术可以在吸收塔内实现除尘除雾,实现粉尘污染物的超低排放,且基本能达到5㎎/nm3一下。管束式除尘除雾器技术不增加用电设备,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同等排放指标要求下,比常规除尘技术投资低40%左右,减少了企业的投资压力,另外系统改造简单,在脱硫塔内完成,不改变塔体主体结构及其内部其他部件,没有附加装置,且不增加设备和用电设备,便于运行人员的实际操作。改造周期短,几天就可完成整个工程的改造。
湿法除雾的原理是利用污染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液体的污染废气将含有硫的物质分离出来,形成化合物,在通过高压的装置把硫化氢置换出硫的单质并且收集,这些采集的硫单质是可以即使用于化工使用的,还可以生成硫酸,以后就可以用于化工生产。技术优势—与湿式电除尘器比:“除雾器+湿式电除尘”可实现5mg/nm3的要求,但该工艺设备庞大笨重,占地大,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在已建项目上改造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