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如何把握水稻生长期及其需水规律?我是这么种植的

2024-4-4 9:29:5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您好,我是三农领域的优质作者,关于农业的问题,可以多多联系我哦~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技术也得到提升,不仅提升了单位产量,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前我国的水稻种植仍存在一些缺陷,为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需要对水稻的生长特点及其需水规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建立完善的水稻种植体系,进而实现水稻种植的规范化,保证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
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根据其形态、生理等特点,通常把水稻的一生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营养生长期,是指种子从萌发到稻穗分化以前的一段生长时期,具体包括萌发期、秧苗期、插秧期、分蘖期;生殖生长期,是指从稻穗开始分化到成熟收获的生长期,具体分为抽穗前和抽穗后,抽穗后又称成熟期。不同的生长时期,水稻的需水量不同,因此要针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进行灌溉。灌溉方法以生理需水结合生态需水来综合制定,总的灌溉原则是“有水活蔸,浅水分蘖,中期搁田,湿润长穗,干湿壮籽”。
水稻生长期需水规律具体如下:
种子萌发期:种子萌发期的水稻需水量较少,在温度和氧气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依靠本身重量25%的水分就足够萌发,其最适宜水分为40%。
幼苗期:
值第一片真叶抽出至分蘖开始前的一段时期。从生理条件来看,幼苗期水稻更适宜生长在湿润的条件下。由于1~2叶时,存在于稻株体内的输导组织发育还不健全。此时稻苗若浸泡在水里,其根的生长发育会受到阻碍。尤其当灌水过深时,将会导致叶片变态,使细胞壁变薄,茎叶变弱,从而漂浮在水面上;另外,也会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根不下扎,而在土壤表层富集。
插秧期:
插秧时田面的水层应该控制在1公分,要保留一层瓜皮水,从而确保掌握株行间距,插得直,插得浅,不缺穴,不漂秧,缓苗快。
分蘖期:
当稻苗长至4个叶片时开始分蘖,直到插秧返青后开始进入分蘖阶段。通常情况下,为了促进早分蘖,低位分蘖,以及促进根系的发育,使植株长得更健壮,这个阶段需要浅水灌溉。如果此时缺水干旱,会导致延迟分蘖,甚至是分蘖数减少。假如灌水太深,会抑制分蘖。根据上述特性,在有效分蘖末期,需要抑制无效分蘖,具体是采用排水烤田的方法加深水层的方式进行操作。
孕穗和抽穗期:
种植在北方稻区的水稻,自幼穗分化期直抽穗开花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的水稻蒸腾作用十分旺盛,从而导致水稻耐旱性大大减弱。这一时期,水稻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其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的变化尤其敏感。
所以,这个时期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否则颖花分化的过程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穗粒数、千粒重减少,甚至严重降低水稻产量。此外,抽穗开花期水稻在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反应也十分敏感。此期若水稻缺水受旱,花器易枯萎,从而阻碍其开花受精,不实粒数增加,甚至导致抽穗困难。
灌浆结实期:
水稻在灌浆结实期时谷粒开始充实,谷粒出穗后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占绝大部分,还有少部分物质是转移到谷粒中的前期积累的物质。这一时期,若缺水会导致籽粒不饱满,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蜡熟以后,水稻需水量逐渐下降,通常通过保持适度的湿润状态或适度落干来促进水稻早熟。
以上是我的解答,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哦~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