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旦夕祸福,所以人应该宠辱不惊。先贤有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虽然这很难做到,但可以效仿之。先给自己打好预防针,有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心理暗示,也就不会因为得失的问题而使自己烦恼。
1. 祸福无门,为人所召。
赏析:这句话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灾祸或是福气没有专门的进入之门,全在于人们的召唤。
2.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赏析:这句话出自《史记·三王世家》。不依仗自己的权势地位去作威作福,这样就不会遭受屈辱和祸患。
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赏析:这句话出自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旦夕:早晚。意谓人的祸福像变化无常的天气一样,难以预料。
4.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
赏析:这句话出自《说苑·敬慎》。幸福产生于小心谨慎,隐忍出事,而祸患产生于自鸣得意。
5.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赏析:这句话出自《史记·管晏列传》。善于处理政务的人,会将祸患转化为福报,将失败转化为成功。
6.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赏析:这句话出自《杂兴》兴盛是衰少的开始,福是祸的根基。
7.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赏析:这句话出自《中论·修本》。人如果能够喜好善良,福报虽然还没有到来,但是祸患却已经远离了。
8.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
赏析:这句话出自《荀子·宥坐》。做善事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作恶事,也一定会遭受祸患。
9. 疏远世事,分明利害,筹策得失,以观祸福,设义立度,以为法式。
赏析:这句话出自《说苑·建本》。远离世俗的事情,分清利害关系,筹划事情得失,观察福祸,建立相应的法度,作为立世的标准。
10.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失其祸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左传·哀公元年》。国家兴盛起来,(君主)把百姓看作受伤的人,这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国家衰亡时,(君主)把百姓看作草芥,这是国家和百姓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