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忆惠中秋惠中秋是继扬子江之后,又一创新、说新的传人。惠编说的新书,对书的痴迷和日日书坛磨砺的实践,依然听来鲜活有味,让流变的历史,陈年旧事,文不加点,倚马可待。所以,听众唏嘘良久,慨叹不惜。说好书的人才不多,惠中秋可算上一个,听闻其名,论及书艺,名重书坛,出类拔萃,。他编写的“秦楼名花”、“川岛芳子”、“庐山风云”、“杨月楼”等等等等,20多部书目,都是用心血写成的,有人物、有故事、有斗争、有纠葛… …,部部都有根有据、年代、地点、时间、出处,都桩桩件件,交代清楚,来龙去脉都找到根上。惠中秋自己亲力亲为,走访、采写,到处寻根找源,落实写下真实的历史,弄不清的就搁一搁,真不容易,极不简单。他写的、说的不是“客里空”和虚头忽显,回原了历史,讲出了本真。因此,听众广受热议。一个评弹演员,能这样下苦功、下勤功、下力气,由此惠的票房、卖座率是相当高的。这可以说是评弹的希望所在。某些人牢抱住老皇历不放,反反复复、唠唠叨叨,走老路是没有可走路的,听众走光的,最终要被历史淘汰。历史绝不讲情面,也不可能倒退。评弹的一笔一划,一人一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宝贵财富,来不得半点含糊,一点晃荡。惠在这里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明明白白走着正路,上靠“出人、出书、走正路”,下靠“书坛、说书、讲真话”,他对得起听众,对得起评弹,对得起书艺,这是惠中秋短暂一生的天职,本分,做人的起码人生,它真正做到了,他的一走,只能说是了了无之… …为什么听众要怀念,要讲惠呢?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天马行空,是惠的为人所决定,做人脚踏实地,步步走稳。个人当然有个性,众说纷纷,惠难免有些不当之处,个人处境,性格所为,也无碍大局。听众只能惋惜,为之叫枉。要出部新书不容易,要出个能写好新书的人更不容易,多少年、多少事,从来急,急是急不出人才的,事实和实践在磨砺人、锻打人、完整人,受听众欢迎的说书人,如扬子江、惠中秋… …并不是多的评弹艺人,是少得很得人才。书坛上的艺人多的是,但要有事业性的人,凤毛麟角,不多、极少,浑浑噩噩多的是,不能过一天日脚,撞一天钟,这是不济于是的,听众有耳,能分好坏,像扬子江、惠中秋,有口皆碑,老耳朵是拎得清,买账的,认可的,对失去的扬、惠,只能深表哀思。望评弹界能多出几个扬、惠的后人,评弹才能更兴旺、发达人才才能更兴旺、发达。为杨惠泣告,为扬惠祭奠!思忆中秋何日见不忘子江几时回… …西丁.苏州生
市文广新局便民服务员
感谢您的意见和对评弹的关注。
29日仁上午光裕书场停电.,场方通知停一天。华一芳驱车回家。中午十二时,来电,华知、即驱车回,仅迟三分钟,这是高敬业!
2018-12-22 1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