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 病 原
猪气喘病在我国猪群感染率大约为 30%~50%,猪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耐受健康后,出栏体重比正常猪轻 1~2 kg,推迟出栏 2~3 d。猪肺炎支原体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支原体。因此,采用抗生素治疗有效,但只能控制,容易反复,需要提前预防。
2 临床症状
1)咳嗽。顽固性干咳、频咳,在早晨或受到惊吓、猪只站立时常见。
2)喘气。急性时多发生在母猪,呼吸频率加快,有时呈犬坐,腹式呼吸。
3 解剖变化
解剖时,肺的心叶、尖叶、膈叶出现病变、虾变、胰变。
4 传播途径
主要是空气水平传播,季节性明显(冬春较多)。
5 诊 断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解剖症状进行诊断,如育肥猪和保育后期猪咳嗽和气喘较多,解剖时肺部出现病变等。值得注意的是鉴别诊断,气喘病容易与其他病原(猪流感、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萎缩性鼻炎、猪伪狂犬病、猪肺炎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混合感染成为呼吸道系统疾病综合征,不利于治疗和防控。①猪流感的发病周期为 1 周左右,各阶段的猪都发病,抗生素治疗无效;但气喘病常见于育肥猪,抗生素治疗有效。②圆环病毒也会引起咳嗽、气喘,抗生素治疗无效,但发病后可造成育肥猪大批生长缓慢、消瘦等,育肥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等。③猪伪狂犬病在育肥后期也会引起呼吸道症状,但它会导致母猪流产、小猪神经症状。④传染性胸膜肺炎咳嗽较少,主要是喘,还会导致猪的鼻腔流血、全身发红等,死亡率高。
6 防控措施
1)环境控制。①控制人、猪(引种场和本场疫病进行检测与对应)、物(不仅是物品,更包含苍蝇、老鼠、麻雀等动物)的交叉感染;②严格做到全进全出,这是控制疾病最有效的方法;③空舍时,需要彻底清洗其中的污染物,有效减少猪舍病原。
2)加强饲养管理。①清洁卫生,保持舍内干燥;②改干粉料为湿拌料,减少饲料粉尘对猪消化系统的刺激;③避免饲料及原料霉变,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④降低应激,转群、注射疫苗、更换饲料、惊吓等,尽量做到少应激或无应激;⑤饲喂营养全面的饲料,饲料是最好的药物,能提升猪群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⑥超早期断奶,分点、隔离饲养。
3)药物治疗。①注意喂药疗程,一般为 7~10 d。②注意抗生素的耐药性,交叉用药或配合用药。③掌握好用药的剂量。④有条件的最后做药物敏感试验。⑤常用药物:支原净、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金霉素、土霉素、林可霉素、恩诺沙星,青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不敏感。也可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b 6 ,连用 3~4 d,大猪 50 mg/ 头,小猪20 mg/ 头。
4)疫苗免疫。①免疫部位:滴鼻、肌注、胸腔注射、肺内注射等,根据不同疫苗推荐方式进行免疫。②免疫程序:根据疫苗厂家说明书要求进行,最好在仔猪出生 1 周内完成免疫。注射部位:肩胛骨后缘 1 cm处肋间隙(中上部)。需要注意:疫苗免疫前后 1 周内不使用抗生素;疫苗最好连续使用 3 年以上;保定稳固,不要伤筋骨;注射后不要让猪只有大的应激;弱仔、病仔暂时不做免疫;注意疫苗稀释后的回温;2 种疫苗不要在同一天进行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