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配料称重系统厂家
南京世伦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有十多年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和电子衡器生产销售经验。拥有的检测设备和力量雄厚的科研开发队伍,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储运、电力等行业,并外销东南亚、等各地。
公司奉行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宗旨,一切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积极打造“世伦”品牌,努力创造中国传感器衡器行业的产品。公司衷心感谢广大用户多年来的支持和厚爱,我们将继续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高品质产品和优良的服务,努力为称重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主营:梅特勒托利多称重传感器,称重模块,称重仪表,接线盒等称重产品
自动称重配料系统是用于专业生产对粉状、散粒状物料(如粮食、面粉、饲料、pvc粉体、pp颗粒等)进行连续输送、精确计量、自动配料的称重系统。系统由上位机-工业电脑、下位机-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粉体配料、液体配料、微量加料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它是以真空上料、加料螺杆定量加料,称重料斗自动称重配料,同时进行累加称重的一种自动称重系统。适合于物料的精确计量和生产过程中的自动配料作业。
称重配料系统组成
本控制系统是一个以称重加料、配方控制、放料等计算机生产过程控制和数据管理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拟采用三菱q系列plc和研华工控微机组建高性能的控制平台。对于设计一套用于生产控制的自动化系统来说,必须达到具有稳定而可靠的运行、简单而实用操作、以及优越的性价比,这些都是十分至关重要的。本系统由六大部分组成:
1、控制部分:上位机采用研华p4工业控制微机,以三菱q系列plc通讯模块以及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以及手动——自动控制切换开关,手控按钮和指示灯等均装置在一体化的控制机柜中,方便操作。
2、软件部分:根据配料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量身定制。
3、称重部分:采用高精度防爆型称重模块,结合称重控制仪表制作。
4、执行部分:采用电磁阀控制气动球阀的方式进行投、放料控制。
5、送料部分:采用气动式隔膜泵负责送料。
6、管路部分:送料管路与电路配线管路
称重配料系统工作流程
1、四套称重槽分别装置了计量传感器,并以bcd码方式连接输入到开关量输入模块,经计算变换成称重槽的重量,去皮重后即为称重槽的零位。本系统设计停机时对每套称重槽进行人工检零,可监视称重槽的零位是否正常;在连续配料运行过程中进行自动检零,可修正称重槽的零位变动,确保计量精度。
2、操作者点击配料运行过程开始后,plc控制第一种原料加料的电磁阀开启,该种原料徐徐加入称重槽,计算机实时监测称重槽下计量传感器传送过来的信号,与配方设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当达到设定的配方目标值后plc控制输出被断开,第一种原料加料电磁阀关闭,待稳定后测得称重槽和已加入原料的总重,并以此值作为第二种原料加料前的零位。
3、紧接着开始第二种原料的加料过程,如此反复至第二、第三、……,直至第8种原料加料完毕。
4、加料过程结束并满足预先设定的全部放料条件,放料过程开始。放料电磁阀之一开启,混合料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入相应的搅拌罐。系统实时监测称重槽下计量传感器传送过来的信号,当检测到称重槽总重量恢复到初始零位时,放料电磁阀关闭,放料过程结束。
5、操作者可预先设定每次放料开启放料电磁阀的顺序,以便按工艺要求把混合料放至的搅拌罐之中。
6、系统可记录运行中的罐号,每一种原料的实际加料量,与配方设定目标值的偏差,加料起止时分和加料时间,以及放料起止时分和放料时间等运行数据。
7、通过上位机应用程序,可查询和打印系统运行的原始数据和统计报表。
根据配料系统的要求、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量身定制
新型失重式连续称重配料系统
针对粒径极小的物料在配料过程中对配比精确度的较高要求,以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失重式连续配料系统为基础,通过检测合成产品中物料的组分,并与设定的物料配比值进行比较,运用控制器改变其中某种物料流速的设定值而形成串级反馈,构成一种以产品质量为中心的新型失重式连续称重配料系统,解决了超细粉体物料配料速度和精度的矛盾.
4、钢合金与铝合金弹性体七十年代初,欧、美、日等国的衡器制造商,为了开发商业用电子计价秤,迫切需要量程在几公斤至几十公斤范围的各种称重传感器。但当时无论是正应力原理的传感器,还是剪应力原理的传感器,弹性体通常都是由合金钢或不锈钢制成的,因而不能实现此量程范围内的测量。为此美、日等国研制出测量弯曲应力的平行梁结构称重传感器,并用低弹性模量的铝合金作弹性体,采用多梁结构解决灵敏度和刚度之间的矛盾,设计出铝合金小量程的平行梁型称重传感器。美国学者查特斯(k.chatters)根据十七世纪出现的罗伯威尔(roberval)秤的原理,基于平行梁不变弯矩原理,利用平行梁表示弯曲应力的正应力结构,并于1980年坦普科传感器会议上发表了“高精度、低容量、不变弯矩原理称重传感器的展望、性能及应用”的论文,为平行梁称重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称重传感器试验后的核算r60及称重传感器检定规程要求在试验完成后不仅要按n=nmax进行计算,还应按n=nmax-500及n=nmax-1000(n≥500)进行计算,并核查条件vmin≤v是否符合,再将计算及核查结果填到试验结论汇总表中。试验项目 nmax nmax-500 nmax-1000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用n≤nmax检查计算 核查v ?dmax?dminmin nmax 对上述要求,由于规范本身未作出清晰的解释,各技术机构理解有较大差异;一种理解是:由于大允许误差表为阶梯式允许误差,在临界点的不连续,导致同一级别的传感器在按较大检定分度数试验合格的情况下,按较小检定分度数试验可能出现不合格,因此需要按较小检定分度数进行再核算。
自动化配料称重系统厂家
并逐渐把前者称为称重传感器;后者称为“测力传感器”,文献中一般都用“loadcell”表示。为此,法制计量组织(oiml)sr-8秘书处负责起草《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在1984年10月第7届法制计量大会讨论通过,并于1985年以oimlr60建议颁布,正式确定了测力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的分立。并把称重传感器定义为:一种考虑到使用地点重力加速度和空气浮力影响的,通过把被测量(质量)转换为另一种被测量的力传感器。规程在多年执行中又做了一些修改,发表了1991年版、1993年版r60附录a型“型式评定试验报告格式”等。目前各国执行的r602000年版。由于这种变迁,过去对负荷传感器的等级划分、技术性能、误差评定等都不适用了,而必须参照“称重传感器计量规程”建议r60,其基本思想与“非自动衡器计量规程”协调一致。
二是小量程传感器优先选择;即相同计量性能的传感器中选择小量程传感器进行试验,由较小量程按规定的倍率向较大量程覆盖;三是湿度试验及对装有电子装置的传感器的附加试验只对其中一个具有严格特性的传感器进行试验。由于传感器的计量性能取决于传感器级别、大检定分度数、小检定分度值、分配系数、温度范围等多个参数,当一个族中各组的传感器除级别之外其它几个参数交叉时很难界定哪个组具有佳计量性能或严格特性。如,20tc级nmax=3000y=12000与20tc级nmax=4000y=8000难以界定哪个组的传感器具有更佳的计量性能,从而导致试验方案不统一。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称重传感器型式评价大纲,型式评价依据检定规程进行,因此当申请产品出现上述情况时同样会导致试验方案的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