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总结:出货增长、价格双触底、行业或将加速洗牌
2024-3-26 20:52:05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不如预期,区域政治经济摩擦给全球经济形势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同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购买能力下降,终端销售下滑,面板需求疲软。面板产能维持高速增长,供需严重失衡,面板价格加速下跌,厂商运营及获利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电视面板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电视面板产能面积同比增长12.2%
面板厂商特别是中国厂商对于高世代面板线的投资热情不减,2019年有3条高世代lcd生产线陆续迎来量产爬坡,加之2018年量产产线陆续达成满产稼动,带动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产能面积维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京东方(boe)全球首条g10.5代线和中电熊猫(cec)成都g8.6代线均在一季度达成满产稼动,华星光电(csot)的g10.5代线和惠科(hkc)滁州的g8.6代线上半年开始量产爬坡。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产能面积同比增12.2%,预计2019年全年将同比增长8.8%。
2017~2019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半年度产能面积同比增速(单位:%)
出货规模增长,55"市占率下降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规模为1.4亿片,同比增长3.6%;出货面积达到77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面对产能压力,面板厂商积极谋求出货增长,带动上半年的整体出货同比实现增长。但是出货的增速低于面板产能增长的速度,行业库存逐步走高,截止到2019年6月底,面板厂的整体库存已经超过2周,库存水位偏高。同时,由于终端销售不如预期,使得渠道及品牌的库存走高,第三季度的面板出货动力减弱。
从尺寸结构来看,上半年32"占比仍然处于高位; 39"~43"尺寸段,整体份额稳定,其中40"减少,43"增加,且随着g10.5增加供应,预计43"的市场份额将迎来较大增长;中尺寸段49"快速收缩, 50"供应趋稳;65"价格大幅下调,市场份额提升,55"的市占率则出现下降,二季度55"市场份额环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
中国厂商全球份额近五成,规模优势凸显
分面板厂商来看,中国面板厂在产能持续增长的推动下,在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中的占比不断增加,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出货数量占全球总量的45.8%,占比近半,规模优势凸显。从2019年上半年出货数量的排名来看,京东方(boe)、lgd和群创光电分别名列前三,华星光电(csot)挤进前五,三星(sdc)排名第五。
京东方(boe)在2019年上半年出货数量达到2760万台,排名全球第一,但出货面积以微弱的差距次于lgd居第二。京东方的出货总体平稳增长,g10.5拥有先发优势,并积极开拓高端市场,但由于二季度65"及75"面板需求走弱,其出货面积增长呈现阶段性放缓。
lgd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数量达到2265万片,同比下降4.5%,排名第二。在二季度整体需求疲软的环境下,lgd强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出货面积超越boe排名第一。
群创受益于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出货及运营状况稳定。上半年出货总量达到2192万片,同比增长5.6%,数量排名全球第三,面积排名第四。
三星(sdc)聚焦高端大尺寸产品,但受海外品牌和中国客户需求走弱的影响,2019年上半年的出货数量同比下降10.6%,库存压力陡增。三星(sdc)策略性退出大尺寸lcd领域,下半年将关闭部分g8.5的产能,并将布局qd oled新技术,在运营愈发艰难的环境下寻求技术创新来突围。
华星光电(csot)排名挤进前五,g10.5代线量产爬坡,其在55"以上的大尺寸产品供应将显著增长。但由于对tcl品牌过度依赖,不断增长的产能也成为严峻考验。
友达秉持大客户战略,生产和出货均表现比较稳定。
其他面板厂商,惠科滁州8.6代产线开始量产爬坡;中电熊猫(cec panda)对国际品牌出货稳定增长;彩虹光电(chot)依托与集团客户及中国品牌的合作,维持满产稼动;夏普(sharp)的g10一季度岁修,二季度产能略有恢复,但是依然处于低位水平,整体出货明显下降。
2019年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数量(单位:百万台)
2019年上半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单位:百万平米)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