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消费者对“网红经济”买账吗?这里有一个小调查
2024-3-25 17:52:1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影响力经济”,或者通俗地说,“网红经济”,在这几年是国内外商家的常见营销策略之一。福布斯杂志援引过的一项行业研究显示,光是在 2018 年,就有 72%的品牌为此准备了六位数(美元)的预算。广告业杂志 adweek 预测,到了 2020 年,品牌们的总投入会达到 100 亿美元。
这种方式的效果到底怎样尚无定论,但我们确实没少听过“某某红人特别能带货,一天营业额破千万”之类的描述,换句话说,你大致能感觉到它给商家带来的巨大声浪,但未必真的了解它对作为个体的普通消费者的影响。所以今年年初,civic science 换了个方式,从美国消费者的角度做了个网红经济小调查。
调查的样本规模大概在 2000 人上下,主要对比的是这两组概念:影响者/博主(influencers/bloggers)以及传统名人(celebrities),前两者一般是某个特定领域的“专家”,人气基本来自互联网或社交媒体(比如时尚博主、游戏主播),更接近我们平时理解的网红;而后者则大多借助电视/广播/杂志等相对传统的媒介积累声名(比如唱片歌手、演员)。不过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的介入,这三类人也出现了很大规模的重叠。
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在买买买的领域,大家吃不吃“网红”这一套?
从调查的结果看,网红在线上的号召力是显而易见的:同样是“购买 ta 们在社交媒体上打过广告的商品/服务”,买过网红推荐的人占了 19%,而买过名人推荐的就只有 10%。
考虑到网红们本来就是以网络起家,仅就社交媒体而言,ta 们确实更有主场作战的优势。华尔街日报去年 2 月的报道也说,比起已经在电视里活跃多年的传统名人,广告主们现在更青睐那些名气没那么大,但是更受特定群体欢迎、“性价比”更高的网红们。
另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是,哪些人会冲着网红的推荐而下单?
调查给出了以下四个维度:
1. 女性对“影响力经济”的偏好程度更高:不论是网红推荐还是名人推荐,女性消费者都占了六成以上,但是在没有买过这些东西的人当中,女性的比例跟男性基本是持平的(全体受访者中男女基本各占一半)。换言之,不论广告主找的是传统名人还是新兴网红,受众里的女性都会比男性更乐意买账一些。
购买过网红推荐商品的人当中,女性(第一行黄色部分)占比 63%。 图/ civic science
2. 随着消费者的年龄增长,不管是网红效应还是名人效应,总体都在削弱:25 岁以下的年轻人们,有 36%都购买过网红推荐的商品,在年纪稍长的那一拨里(25 - 34 岁),这个数字就只有 26%了。但反过来看,传统名人的广告效果虽然没那么突出,却比较经得住时间考验:25 岁以下曾购买名人推荐商品的人占比 19%,到了 25 - 34 岁倒也没怎么降,依然有 17%。
从上到下,随着年龄增长,购买过网红推荐商品的人(蓝色部分)占比下降比较迅速。 图/ civic science
3. 一般收入者比高收入者对网红经济的兴趣略大一些:在调查中,家庭税前年收入低于五万美元的群体,反而比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的人们更爱购买网红介绍的产品。好奇心日报在介绍“博主电商”这个概念的时候,曾经有读者说,“贫穷让我对这些毫不关心”,看起来,这个调侃在当下不是非常准确。
从上到下,年收入增加,购买过网红推荐商品的人(蓝色部分)占比是在下降的。 图/ civic science
4. 不过,人们对玩手机的沉迷程度,的确是跟购买意愿呈正相关的:每天使用社交媒体 2 个小时以上的人,买过这些产品的比例确实也是最高的。“只要你拿着手机,就可能会掉进 window shopping 的小小陷阱”,这是走到哪都不会变的真理。
从上到下,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越长,购买过网红推荐商品的人(蓝色部分)占比也会越高。 图/ civic science
最后,虽然 instagram 是当之无愧的网红经济大本营(购买过网红推荐产品的用户比例是 34%),其他几个互联网巨头——facebook、twitter 和 youtube 跟进得也很迅速(购买过网红推荐产品的用户比例分别是 23%、29%和 26%)。
当然了,网红经济的故事不完全是欣欣向荣,追随者们的审美疲劳、以及 ta 们自己的人设危机始终是个麻烦。还是刚才提到的福布斯杂志,他们在同一篇文章里引用了另一个欧洲市场的调研数据:47%的消费者都认为网红营销出现了“内容重复”,23%的人觉得这类广告“质量正在下降”。超过一半的人(54%)更是表态说,“大多数网红所发布的美好生活场景,其实是对现实世界的严重扭曲”,指责语气还是挺重的。
然而反过来想想,这个现状似乎也有点无解:网红们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 ta 们独树一帜的人设和借助社交媒体打造的幻想。可是,随着(以 instagram 风为典型的)中产阶级审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可能会发现,批量复制、走遍全球都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云网红”们,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也是注定的。在一个人们随时都会失去耐心的世界,如何不间断地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大概会是品牌方和这些线上红人们挥之不去的长久担忧。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