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年前腊月二十几吧,陪一个好朋友去乡下他的老家搞卫生贴春联,我们开车走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和高楼大厦,驶进了近郊的一个小村庄。一条小溪绕村而过,村道虽然不平、房屋低矮破旧,但还算很干净,青山绿水总是会让人心情舒畅。
我朋友的三间平房就座落在村溪边,门窗老旧,年久失修,已经不适合住人了,我朋友说,自从在城里工作以后,这里就是父母二人住留守,后来自己在城里工作稳定了,买了自己的房子后,就把父母也接到城里了,农村这房子就空下了,已经没有心力打理这里了。但一直还保持着每年春节之前都要回乡下一次,把老房子简单收拾收拾,换上春联。孩子现在已经大了,这里的家他从来没有回来过,乡下这地方对他们已经没有记忆,更没有吸引力,有几个年轻人还愿意回来农村的?
农村对于我们这些60、70后糟老头老太来说,还是很有感情的,必竞这个年纪的绝大部份人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们喝过甘甜的山泉水,吃过大自然的野果,在河流里捉过虾蟹,上山砍过柴,下种插过秧,光屁股戏过水,放牛时偷过瓜。我们的童年虽然是在贫穷的农村度过,吃过苦受过累但很充实很开心很幸福。而现在的孩子没有一个愿意回农村生活的,在他们的眼里,农村就是脏、乱、穷的代名词,他们不认识农作物,没见过家禽生畜,不习惯那里的生活,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本,失去了农村的根,这对我们农村农业的改革发展极其不利。
要知道我们是农业大国,做强农业任重道远。而农村永远是农民的根本,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民,实则更需要年轻一代有知识、有技术的农业接班人。所以培养孩子们对农村的喜爱应该从小抓起,让孩子们经常可以直接接触农村,感受农民生活,呼吸农村泥土气息,学习农耕文化,对将来的农村大发展和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要想发展农业,就要有一批对农村有感情,有亲情、熟悉农村,热爱农村。对农业有性趣,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加入到创新农业,振兴乡村的建设中去,这样我们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将会来的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