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情,荷理,荷你一起发现创新!
在鹿特丹市中心的tropicana室内泳池,曾经是荷兰每个80后孩子的夏日必去之地:1万2千平米的澈蓝池水,哥特式的玻璃顶棚,鹅卵石铺垫的台阶,以及椰树参差的岛屿。
仿佛让人置身于像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墨西哥坎昆、马尔代夫一般的度假胜地。可是,这一切美好回忆都在2010年定格......
tropicana关闭后的景象(因为功能问题关闭,留下了驻足泳池门口不知所措的老朋友们)
为了让这个城市地标重获生机,bluecity010的创始人siemencox和 mark slegers决定将其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都市绿色温室。
在2015年以170万欧元的高价买下整块地后,tropicana逐渐变成了集合研究、生产、推广、利用、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典范,也是 “循环经济”的一个经典例子。“蓝色蘑菇”就是其中的温室明星,不过这条明星路的幕后推手却是咖啡渣。
“蓝色蘑菇”真的是蓝色吗?
其实这昵称来自gunter pauli编写的the blue economy(蓝色经济)这本书。科学家出生的gunter在书中大力批判了现代社会对垃圾的漠视,认为这是反大自然的行为。在大自然里没有所谓的“垃圾”,一切都是可循环利用的:植物、动物、排泄、发酵、蒸发、净化、再生,一个闭合的生态循环圈显得如此合理。
于是他搜集编写了100个循环经济的案例,希望可以启发社会创业家、商人和消费者,并赋予其“蓝色经济”的定义,表示尊重大自然。这个理念一棒打醒了苦苦寻求“城市温室”最优模式的siemen,他对书中的咖啡渣和蘑菇的故事很感冒,之后“蓝色蘑菇”便在荷兰鹿特丹落了户。
图:咖啡渣的培植基底
图:咖啡渣上长了蘑菇
咖啡渣很适合作为培养真菌的基底。rotterzwam团队通常把成堆的咖啡渣放进椭圆长条形的透明塑料袋中,混合蘑菇菌丝、豆类腐皮和钙,再把塑料袋悬挂在tropicana泳池换衣间的衣架上。这个巧妙的再利用让长满蘑菇的咖啡袋看起来像肉店的腊肠,siemen笑称,“不过我们的卖点是素腊肠。”
蘑菇长得极快,从培植开始5周就可以长成,目前每周的产量在20-50公斤之间。rotterzwam团队每天用自行车在距离tropicana 3.7公里内的咖啡馆收集咖啡渣,产出的蘑菇直接供应给附近的餐馆、糕点烘培房和街边餐车等等。
这种商业模式减少成本、基本零污染、又实现了本地的生产和供应一条链。现在的“蓝色蘑菇”是供不应求,周围的居民有听说这个想法的,都开始自愿提供家里的咖啡渣。
图:rotterzwam的创始人markslegers(左)和 siemen cox(右)
泳池华丽转身为“创业灵感地”
“蓝色蘑菇”依据的循环经济理念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创业者到tropicana,rotter zwam团队有了同盟。siemen于是用bluecity010这个名字组建了公司,想给所有致力于“垃圾再利用和可持续循环”的创业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目前推动的8-12个项目包括用工业废弃土壤培植特殊的草本植物,从海洋渔业打捞遗留的螺旋藻中提取高营养精华,以及用日常的生活垃圾激发新的设计灵感。bluecity010希望不久的未来在tropicana里运营30-50个项目。
图:tropicana温室种植的芦荟
小蘑菇出了大学问,rotterzwam团队在收到无数封前来请教如何用咖啡渣产蘑菇的邮件后,直接写了一本书“培养蘑菇你需要知道的10件事”,放在网站上供大家自由分享。此外,siemen还创立了为期4天的“蘑菇大师”教学项目,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全世界热爱蘑菇培植和城市温室想法的人。
这个承载美好回忆的热带泳池在经历了5年的灰色时期后,一下子被冠上了“都市生态温室”和“垃圾重生器”两个美名。不过,tropicana的自我提升还在继续。除了露天餐馆和咖啡区争取只用温室生产的物品提供顾客的饮食外,隔壁建筑中的酒吧空间也在进行改造。
bluecity010的创始人希望将其建成一个联合办公空间,一个灵感碰撞的平台:让更多愿意推动循环经济的创业者集聚起来,解决鹿特丹城市遗留下来的垃圾问题。
图:在改建中的tropicana联合办公空间
城市生态循环圈呼吁你的加入
创立bluecity010之前,siemen在金融业工作多年,只是长期与数字和金钱打交道的生活让他感到疲惫。在听闻tropicana的拥有者要出售这个废弃的泳池时,他毅然辞去了工作,组建团队来实现儿时的梦想:一个城市里的生态温室。温室特有的“垃圾再利用”理念符合了荷兰政府承诺的到2020年减少50%城市垃圾产出的政策。
tropicana似乎又成了城市地标,只是这次不再邀请你作为消费者,而是作为其中的一员来共同打造未来的城市生态圈。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来自荷兰在线中文网,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吸“荷”气,赏“兰”花,一点关注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