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区的东西南北都有泉水,
股股清泉,喷珠吐玉,叮咚流淌,
城西汉王有拔剑泉,
城北高皇有饮马珠泉,
城东吕梁有白塔泉,
城东北贾汪有黑龙潭……
这些泉水都是汩汩流淌的大泉。
在徐州的三环路内也有一口日夜奔流的泉水,
它就是——
云龙湖畔的沟湾泉
近日有市民反映,
三环南路北侧、小南湖南侧的沟湾泉,
一周前被填埋了一部分,
水流不畅导致泉水变得污浊,
而且长出了很多绿苔。
看了让人痛心不已.....
徐州文史学者于克南说:它是三环路内唯一仍然出水且四季不枯的清泉,希望能好好保护起来。
现
场
6月21日,夏至,雨季尚未到来,泉水并不旺盛。在三环南路北侧、矿大南湖校区斜对面的一片空地上,顺着弯弯曲曲的河沟,可以找到沟湾泉的泉眼,为防污染,村民自发加上了盖子。
(被村民自发加上了盖子加以保护)
泉眼下方有一处蓄水较深的地方,有村民正在洗衣服。水面上铺着一摊摊绿苔,还被扔了些垃圾,水流一直向东蜿蜒,十多米远之外,水沟被大片的建筑垃圾填埋,水流看上去静止不动。
(沟湾泉泉水部分堵塞污染)
循着沟再向西走,大约50米过后,泉水变得十分细小,但水质清澈多了,缓缓流向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水塘。现场一位沙先生说,水塘里的水穿过北边的军民桥,就流进了云龙湖。
(上游的泉水形成一汪清澈水潭)
沟湾村的沟湾泉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村民祖祖辈辈都吃这里的泉水。2009年拆迁后,村民都搬到了碧水湾小区。
(村民在泉水里洗衣服)
“我们对沟湾泉有感情了,都称它‘神泉’,而且觉得泉水比自来水好吃得多,每天都骑着电动车到这里来取水或者洗衣服。泉水冬暖夏凉,做的饭好吃,泡的茶也香。”村民说。
(附近市民在泉水旁边种地)
因为这片空地一直没被开发,原来的村民们除了每天来取水,还把荒地开垦出来种上了蔬菜和庄稼,浇的都是泉水。远处,玉米长到了一人高,豆角爬满了架子,小土坡上长着绿油油的红薯秧。q:
好好的泉水为什么被填埋了呢?
a:
有村民反映,大概是一周前的一天晚上,有一大一小两辆挖掘机开进了这片空地,第二天就发现泉水水沟被填埋了一部分。
(沟湾泉部分泉水出现堵塞污染)
沙老先生和另一人合力扒开了一些,但凭借人力起不了多少作用。“以前我们在这里洗衣服,脏水很快就流走了,现在水流不畅了,还长满了绿苔,咱也不敢提水回家吃了。”
村民说,他们在这里的空地上种菜是暂时的,这片土地如果开发,他们随时可以归还土地,但泉水一定要保护起来。
沟湾泉
我市文史学者于克南说,如果说云龙湖是徐州璀璨的明珠,沟湾泉就是云龙湖闪亮的眼眸。他多年前就寻访过沟湾泉,当时经过测量,泉池70平方米,日出水量100多立方米,是市区三环路内唯一仍然出水且四季不枯的清泉。
(从前的沟湾泉水清又清)
这口喷涌而出的泉水冲出了一条800多米长的河沟,这条河沟弯弯曲曲,四下奔流,滋润农田,村庄以沟为名叫沟湾村,泉以村庄为名叫沟湾泉。于克南将沟湾泉列为他心目中的“徐州八大泉”之一。
“不过,大家习惯叫它沟湾井。在徐州,井和泉基本上不分,井就是泉,泉就是井,比如云龙山的饮鹤泉还叫石佛井。正是因为沟湾井的叫法,使得这口泉水很少被外界所知,大家以为这口井是一口普普通通的村井。”于克南说,古人喜欢围井而居,对井有着深厚的感情,离开家乡就叫“背井离乡”,井文化里还有一份乡愁,有些村庄附近的泉因此也被称为井。
于克南说,两年前他还拍摄过沟湾泉的照片,那时泉水清澈可人,水中还游动着很多草虾,一会儿就能捞出一两斤,拿回家煮着吃味道鲜美。
听说沟湾泉被填埋,于克南分别联系了水务局、环保局等部门,都说不归他们管辖,最终云管委答复他说“泉眼还在。”
回
应
那么,
沟湾泉究竟为什么会被填埋?
能不能对它进行开发保护呢?
相关部门给出了回应
泉山区金山办事处城管科王科长:
这片地虽然在金山办事处辖区范围内,但早在十年前就被收归国有了。他们尚不知道沟湾泉被填埋一事,也无法对其进行保护。
云管委建设处处长贺宗晓:
在经过几番寻找于6月20日来到沟湾泉现场查看,发现沟湾泉的泉眼还是完好的。
贺处长21日下午来电说,已经调查到沟湾泉被填是因泉山区有关部门清理村民菜地时无意间填上的,当晚即将进行疏通。“我本来以为泉眼没被破坏,沟湾泉就没事,经过与于克南老师沟通后,才知道出水口也必须保持畅通,否则时间一长泉眼就不出水了。”
现在这片空地归泉山区管,他准备与泉山区沟通,将沟湾泉疏通好、保护好。作为云龙湖的补水泉,沟湾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资源,具备打造成景观的良好条件。三环南路上的屯里南井,已经请规划院对其进行提升,将成为云龙湖附近的另一景点。
(被建筑垃圾填满的泉水流经处)
徐州名泉
史志学者于克南经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
已在徐州发现泉眼不下200处,
古方志记载的泉水有:
流碧泉、无名泉、汉王拔剑泉、银坑泉、白塔泉等。
贾汪区因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
青山泉、柳泉等均因泉得名。
快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徐州名泉吧~
▼▼▼
刘备泉
云龙湖金山塔南侧的古井原是一口泉水,叫无名泉。山脚的它和云龙山山顶的饮鹤泉、山腰的流碧泉(即刘备泉)形成了云龙山独有的三大名泉奇观,三处泉水高中低遥相呼应,山因泉俊秀,水因山灵动,云龙山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佳境油然而生,遗憾的是三泉如今都不再出水。
白水泉
具备文化底蕴、且如今仍然出水量大、不间断的徐州天然泉水有:小南湖沟湾泉、汉王拔剑泉、铜山区柳泉镇高皇饮马珠泉、贾汪区青山泉镇黑龙潭、贾汪区汴塘镇荣泉、铜山区伊庄镇白塔泉、卧龙泉等。贾汪茱萸山第一泉——白水泉虽然夏季出水量非常大非常漂亮,但它是季节性泉水。
白塔泉
白塔泉位于铜山区伊庄镇白塔村,距离不老泉700余米,一泓泉池,清澈见底,洁净无瑕,仿佛天上的圣水流到了人间。千百年来一直为饮用水,白塔村长寿老人很多,他们盛赞此泉为天赐之水。
前不久有人发现泉池里有红眼白甲鱼,让白塔泉又增加了一层神秘感。白塔泉为明万历《徐州志》记载的名泉:“有泉二曰双井曰白塔,并由响水沟以达于泗。”泉边有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重修白塔寺功德碑,泉后土山即白塔寺遗址,白塔寺为徐州古八大寺之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曾驾幸于此庙。
银坑泉
银坑泉位于汉王镇韩楼村,古井凿于明朝万历年间,已有400余年历史,井水甘甜,用而不竭,村人聚井而居。2014年春,韩姓村民集资疏浚、修亭,并勒石于壁间:“飞檐翘角,玲珑别致,煞是奇绝,以彰祖德,亦祈国泰民安。”屯里南井(泉)
位于珠山附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修建三环南路时,按照路线规划,此井将被填埋。村里的负责人找到相关部门,申请对屯里南井进行保护,三环南路因此向南平移了五米。 如今,屯里村将此井修葺一新,砌了井台,立了石碑,每天仍有不少人到井中打水。
拔剑泉
丁塘拔剑泉,明万历《徐州志山川》记载:“丁塘拔剑泉在城西南二十五里”,该泉位于铜山区丁塘山下,故称丁塘拔剑泉,又因它在汉王镇,所以今称汉王拔剑泉。
在拔剑泉南侧,还有一口马扒泉,泉口形似马蹄,相传刘邦的战马用前蹄扒出。丁塘拔剑泉泉池面积近一万平米,泉水温滑,清澈见底。一泓清流映春秋,几湾玉带汇龙湖。
看到这么多美丽的泉水
小编在此呼吁大家
爱泉护泉
从自身做起
来源:都市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