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把扶贫改编成小戏 村民爱看还受教
2024-3-4 5:50:3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这戏演得太好了,内容十分精彩,贴近咱群众的生活,不仅让人心潮澎湃,还教育人、感染人,教大家走正道。”4月17日,礼泉小戏在烟霞镇韩窑村进行演出,来看戏的村民刘亚群激动地说。
扶贫小戏由礼泉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局主办。《带血的羊羔肉》《卖地》《光秃子老汉》等精品扶贫小戏,吸引了周边群众纷纷观看。
“第一次看小戏,内心触动很大,在我身边也有像‘二狼’这样的懒汉,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努力,咱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得起政府的帮扶。”看完小戏《带血的羊羔肉》后,村民赵广平深有感触地说。
赵广平身体残疾,去年在村上的帮扶下,养了4头肉牛,收入了近3万元,被村上评为了“励志脱贫者”,今年他改造了圈舍养了6头。赵广平告诉记者,贫困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战胜贫困的决心,只要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
小戏《卖地》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将保卫蓝天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演员高大寨介绍,自己演小戏15年了,脱贫攻坚以来,这些小戏都是反映脱贫一线的真人真事,每演一次,对身心都是一次教育。
“我们礼泉小戏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因其故事小、题材小、场地小、时间短的特点被称为现代小戏,以反映老百姓身边的事和党的政策为主题。”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文社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上组织广大文艺工作搜集、整理,把脱贫攻坚中的典型事例进行编排,让扶贫扶智具体化、文艺化。今年5月份以前,完成27个脱贫村扶贫小戏巡演,再编排三至五部扶贫小戏,更加坚定群众致富信心。
袁雪霞专门从王坪村过来观看小戏,她说:“《光秃子老汉》演得太有教育意义了,回去以后,我要告诉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坚持‘光盘行动’,反对铺张浪费,做一个勤俭节约的文明人。”
脱贫攻坚以来,礼泉县充分发挥“小戏之乡”的文化优势,把小戏创作、排演作为扶贫扶智的重要手段和文化惠民活动的有力举措,创作编排了《上任路上》《清明雨》《扶贫新歌》等30部主题突出的扶贫小戏,在全县各镇办和重点贫困村巡回演出了120场次,并编印制作扶贫小戏画册,让贫困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深受教育启发,鼓舞了贫困户和群众奔小康的士气。#扶贫达人在行动#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