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节中、节后怎样操作才不负好时节?
2024-3-2 1:59:07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近期,商超门店一派繁忙景象,从促销计划实施到人员安排;从跟踪商品到货情况,再到调整陈列,都在全力做着中秋冲刺的准备工作。中秋节期间可以说是下半年最重要的生鲜销售时间节点,不容错过。临近这个重要的销售时刻,笔者特此整理了中秋促销的几个要点,供大家参考。
档期规划
有的门店之前在中秋节只做一轮活动,其实这样做,对节日营销节点而言,并不能够实现充分的开发利用。短暂的热烈之后,活动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再加上中秋期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通常情况下,中秋档期内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有着从节前高客单价商品,过渡到节日中高等价位商品,再变为节后常规商品动态变化趋势。因此,根据这一变化特点,建议中秋档期规划可分为节前、节中、节后三个阶段。
节前以节日礼品为主,大部分家庭会在节前完成集中采购,特别是礼品类商品;节中,以应季性商品为主;节后,顾客消费回归理性,以勤俭类商品为主。清晰中秋档期这几个特点后,可以确定礼品性商品、应急性商品、勤俭性商品可以不同的定位。如节前操作礼盒性商品、高端商品;节中,突出结构性商品、应急性商品;节后门店销售低迷,可以用大量民生低单价的商品吸引客流。
陈列方式
前面,我们推导出中秋档期规划,陈列方式也要根据这一规划,在中秋三个节点相应地做出调整。以中秋节前需求较大的水果来说,节前挑选出高客单价、高毛利商品,如车厘子、阳光玫瑰青提、榴莲、山竹等,这些平时销量一般的c类商品,在中秋节前是人们走亲访友的热选水果,顾客需求量大,陈列位置安排在主通道旁的显著位置,如阳面堆头,匹配其在此时商品价值。有条件的门店,建议以中秋商品主题陈列,将这些高端水果与月饼等中秋节日商品组合陈列,烘托出节日气氛。
季节性商品(如苹果、柿子、柚子、石榴、蜜桔、龙眼、梨等)的陈列位置仅次于高客单价、高毛利商品的陈列位,安排在主动线旁,以阳面连体堆头呈现出来,建议中秋节前,将上述水果单品集中陈列,以量感吸引顾客注意力。相应的常规性商品压缩陈列面积,为高客单价商品、季节性商品让出陈列位置。
节中,是整个中秋节档期销售最旺的时候,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集中在中秋家宴,节前忽视的必需品,此时顾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结构性商品、应急性商品,如蔬菜中的葱、姜、蒜,蔬菜、水果礼盒等商品,适当的调整这类商品陈列,应急性商品在阴面扩大陈列,蔬菜礼盒、水果礼盒保持节前陈列,压缩常规性商品陈列面积。
节后,人们恢复到正常的理性消费状态,对节日性商品需求迅速降低,高客单价、高毛利商品调整到到节前正常陈列,并压缩陈列面积;季节性商品保持不变;将促销商品调整到门店的显著位置,放大陈列面积,低价引流,应对节后低迷的销售状态。
促销方式
中秋节期间,很多门店都会举办档期促销活动,随着商品的丰富程度加大,顾客对一贯打折、甩卖等传统促销方式已经麻木了。甚至还会出现促销主题撞车的尴尬局面。我们不妨换个思路,制定一些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比如中秋节购物抽奖送短途游,效果会比以往老套的促销更有效果一些。另外,前面分析过节前和节中的顾客购物特点,“打折”、“5折起”等促销词语不适合在以上时间出现,节日期间的消费风向并不是“甩尾货”。
中秋节对于商家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稍有不慎,就会丧失这一年一次的销售盛宴。想要吸引更多顾客,完成既定销售目标,只有在规划、陈列、营销下些功夫才行。希望此文对你有所启发。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