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心系农业独家原创内容,侵权必究)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别,除了地理位置不同之外,交通的便利程度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要想富,先修路,是先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农村想要搞好经济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把交通设施先建设起来。只有拥有了便利的交通,才能让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近两年来我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国家对于农村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想要做到全民奔小康,农村自然是重点关照的对象。所以这两年国家给全国各地的农村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帮助各地农村修建道路,除了村外的高速公路,村子里的道路也是进行了翻新,就是希望农村也能有一个新的面貌。
以前农村里的道路都没有做过硬化,刮风的时候尘土风扬,一下雨整个道路泥泞不堪,农民们出行十分地不方便。这样的交通状况想要发展经济,自然是不现实的事情。但是如今的农村已经焕然一新,水泥道路不光在村外有,村子里的各家各户门前,也修起了崭新的水泥道路,交通和出行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便利的交通让农村里的产物能够更好地卖出去,这也为农民们增加了一定的收入。村村通,户户通的道路工程,可以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工程了。但是近两年来农民们对于这项工程抱怨颇多,根本不买账。一项惠民的工程被农民们抱怨,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专家的一席话说出了真相。
第一点原因就是道路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村村通,户户通的道路工程,不是针对一个村庄的,而是国家针对全国各地村庄的。所以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想要完美地完成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所以在实事工程的时候,监督方通常都没办法对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很多施工方都选择偷工减料节约成本。
这样修出来的道路,寿命自然不会很长,甚至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道路修建完之后表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一些大型车经过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塌陷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现象,监督方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实质性的作为。这样的道路修起来,也只能用一两年而已。
其次是农村修建道路,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修建的道路,不论从宽度还是从质量上来看,和现在的道路都是没办法比较的。当时的农村还没有现在发达,所以道路修建的都比较窄,大部分农村的道路都是双向单车道,仅仅能够保证汽车可以双向通行。如今的农村和以前不同,很多农村人都买了汽车。
农村的汽车变多了,但是道路并没有加宽,这样的道路又怎么能让农民们满意呢?总的来说村村通道路建设工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只有随着时代不停地做出变化,才能赢得农民们的喝彩,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