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防控非洲猪瘟,向来就是一项系统工程!
2024-2-29 17:54:2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关于运输车辆的洗消
目前猪场对拉猪车辆进行消毒已经达成共识,然而,洗过的车辆如何判断洗“干净”了,是眼观无残留,还是经仪器检测?谁对洗消的结果此负责呢?
洗消后的隔离时间,保证晾干24小时后备用或者经过烘干作业1小时再使用。
——关于卖猪中转
中转卖猪的目的是延长和稀释场外环境病毒感染含量,一句话:“分三段,不见面”。
——关于人员进场
非生产人员或无关人员禁止进场!
有的猪场,设立卖猪中转站,且近一月未卖猪,也出现感染,这和人员的频繁出入、进场隔离距离、隔离时间等有关,特别是人员鞋底和衣服的处理。
——关于场区布局和设施
如果隔壁猪场因管理不善而感染,我们内部的基础设备,传统式栏舍,开放式通风,干清粪,人工喂料等等。养殖密度、场地布局无法改变,生产工艺流程导致接触污染源的概率中招的几率非常大。
未来猪场的布局是避免员工的随意行为,建立四区分级,尽量减少和污染物接触。
——关于生物安全的体系
生物安全是体系,绝不是简单的清洗、消毒,pic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是深入员工骨髓的教育。
有的传统猪场,甚至连员工上班穿胶靴,下班洗脚这些常规要求都做不到,很难真正形成其骨子里对生物安全的认同,更谈不上养成习惯。
这是对标准产业化工人素养的要求与农耕文化的习惯之间的冲突,让我们的农民和刚毕业的学生快速成为产业工人,养成这种思维方式,是培训和考核的重点。
——关于营养和饲养环境
重要的说三遍:温度、密度和通风!温度、密度和通风!温度、密度和通风!
——关于定点清除
建立数据模型,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技术方案,二是经营效益;
我们经历的100多个案例中,成功的这些场的布局和管理不一样;
带毒生产是指猪场曾经出现阳性个体,清除后继续生产;
猪带毒肯定会造成扩散和死亡。
要做到以下三点:
a、快速切除疑似群体,切除假定阳性群,范围广、动作快;
b、停止一切生产,所有配种、免疫、卫生、喂料停止或自动化设备解决;
c、先搬移假定健康群体,场外饲养。
——总结
生物安全包括两部分:软性的生物安全意识和硬性的生物安全改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有些企业管理软件很强,但仍然发病,可能是先天硬件不足造成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非瘟前时代,养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成本,只有尽可能降低成本才能增加盈利;
非瘟后,养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让大家成为事业合伙、利益合伙、命运合伙。
如何解决方案和实际落实的差距,管理就要解答生产现场执行力的难题。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