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饲料、养禽业务整体平稳,养猪是未来数年公司的核心变化,有望看到出栏量快速增长。
1、国内龙头饲料企业,海外亦有布局。
2、种猪持续增加,生猪出栏加速攀升。
3、上下游协同:饲料和屠宰深加工。
【行业背景】
1、进口难补供需缺口,旺季猪价将快速上涨
供需缺口难以弥补,旺季猪价有望涨至前期高点。2018 年我国猪肉产量 5404 万吨,消费量 5539 万吨,是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消费国。2018 年 10 月至 2019年 4 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从-11.2%降至-22.3%,不考虑繁殖效率变动,保守估计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猪肉产量同比减少 15%左右,产生至少 800 万吨缺口。根据 usda 的数据,2018 年全球猪肉贸易量 791 万吨,其中 400 万吨要分给稳定依赖进口的国家,预计中国 2019 年进口 220 万吨,同比增 41%。进口仍难弥补已经产生的供需缺口,下半年旺季猪价将快速上涨,有望于年底突破前期高点。
2、国内生猪规模化养殖户比例持续提升,未来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国内生猪规模化养殖户比例持续提升,未来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2007 年生猪养殖户数量 8235 万户,年出栏 1-49 头生猪散养户超过 8000 万。2015 年养殖户数量4656 万户,相比 2007 年下降 44%,年出栏 1-49 头生猪散养户 4500 万左右。随着散养户的退出,大规模的养殖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年出栏 500 头以上养殖户市占率由 2007 年的 22%上升到 2016 年的 51%。对比美国 2012 年年出栏 500头以上的养殖户市占率超过 97%,未来国内养殖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非洲猪瘟常态化,冷链运输成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生猪养殖区域性较强,主产区多位于产粮大省河南、山东、湖南、四川等,主销区受环保约束产能不足,依赖外省调入生猪平衡供需,其中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有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平均调入量占消费总量 72%。在非洲猪瘟常态化下活猪调运存在极高风险,国家鼓励“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冷链运输将代替活猪调运成为发展趋势。具备屠宰冷链和食品加工业务的企业,产业链通畅,长期受益。
【公司看点】
1、国内龙头饲料企业,海外亦有布局
公司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三大饲料生产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猪料、禽料和水产等各类饲料产能约 2800 万吨,产能利用率约 60%。截至 2018 年 3 月底,公司共有 284 家饲料厂,在以东南亚为主的海外国家和地区拥有投产饲料公司有 30 家,在建饲料公司 6 家。体量在国内居首,世界名列前茅。
饲料业务是公司业务的中流砥柱。饲料业务收入占到公司营业收入 55%以上。近年来随周期回升和公司发力经营,业绩回升,收入、毛利再次出现双升。2018 年公司饲料销量达到 1704 万吨,同比增长 8.37%,收入及毛利分别增长 10.83%和13.63%。
2、种猪持续增加,生猪出栏加速攀升
2016 年以来公司生猪出栏量维持高速增长态势,2018 公司全年共销售种猪、仔猪、肥猪 255.37 万,同比增加 48.54%,未来随着布局项目的投产,未来三年公司将迎来生猪出栏量高速攀升期。目前,公司部分生猪出栏仍依靠外购仔猪,种猪仍在加速配齐阶段。
10 万头存栏种猪扩繁后将支撑 1300 万头产能扩张。根据公司债券评级报告,截至 2018 年第三季度公司存栏种猪 10 万头,其中曾祖代种猪 5 千头,祖代种猪 2万头,父母代种猪 8 万头。扩繁后,对应约 52 万头父母代种猪规模,若取 psy为 24,后续可支撑 1300 万头产能扩张。2018 年底虽因疫病等因素存栏小幅下滑,但截止 2019 年 4 月底产能有所恢复,种猪存栏恢复到 10 万头以上。
3、上下游协同:饲料和屠宰深加工
屠宰板块继续“冻转鲜、生转熟、贸易转终端”。公司积极拓展渠道,加强与餐饮,电商等终端渠道合作,优化生产销售结构,提升更高毛利的深加工肉制品和鲜品销量占比。2018 年生鲜鸡鸭肉产品 179 万吨,因前期种鸡减少,小幅下滑 5.6%,销售生鲜猪肉产品 27.83 万吨,同比增加 1.31 万吨,增幅为 4.94%。深加工肉制品 2017 年销量同比提升 20.18%至 15.87 万吨,占各类肉品销量 6.9%,2018 年则原料上涨小幅降至 14.97 万吨。
4、禽产业:迎来景气高峰,业绩大幅向上
2018 年鸡价上涨,2019 年景气有望高位持续。考虑祖代、父母代都换羽的情况,引种的影响会在 3 年 8 个月后最终体现到终端商品代供应,2015 年开始的引种缺失最终兑现在 2018 年;另外,过去两年换羽等行为导致产能质量走弱,2018 年行业疫病频发,对生产效率有明显影响,进一步加剧供应收缩,全年价格震荡上行。
2019 年价格创历史新高,后期将高位维持。周期逻辑,引种少影响未来几年产能总量,加上疫病影响难以短期解决,仍是压制产能释放的因素。后期,非瘟有望使得猪肉供应大幅减少,猪价大涨,或引发需求替代。
【估值与盈利预期】
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利润 31.7 亿、63.9 亿和 132.2 亿,eps 分别为 0.75、1.51 和 3.14 元,对应 2019 年 5 月 31 日收盘价,pe 27.4、13.6、6.6 倍。(兴业证券)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2019年7月8日:猪价多地破9,上涨区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