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钢原理
钢中加入磷、铜、铬、镍等微量元素后,使钢材表面形成致密和附着性很强的保护膜,阻碍锈蚀往里扩散和发展,保护锈层下面的基体,以减缓其腐蚀速度。在锈层和基体之间形成的约50μm~100μm厚的非晶态尖晶石型氧化物层致密且与基体金属黏附性好,由于这层致密氧化物膜的存在,阻止了大气中氧和水向钢铁基体渗入,减缓了锈蚀向钢铁材料纵深发展,大大提高了钢铁材料的耐大气腐蚀能力。耐候钢是可减薄使用、裸露使用或简化涂装,而使制品抗蚀延寿、省工降耗、升级换代的钢系,也是一个可融入现代冶金新机制、新技术、新工艺而使其持续发展和创新的钢系。
耐候钢制造工艺
耐候钢一般采用精料入炉-冶炼(转炉、电炉-微合金化处理-吹氩-lf精炼-低过热度连铸(喂入稀土丝)-控轧控冷等工艺路线。在冶炼时,废钢随炉料一起加入炉内,按常规工艺冶炼,出钢后加入脱氧剂及合金,钢水经吹氩处理后,随即进行浇铸,吹氩调温后的钢水经连铸机铸成板坯。由于钢中加入稀土元素,耐候钢得到净化,夹杂物含量大为减少。
耐候钢板为什么要绣艺处理呢?因为耐候钢虽然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慢慢生锈,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且锈层也不均匀。如果是施工方把一个没有生锈的耐候钢板安装上的话,这种景观效果是很难说服别人的,会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偷工减料,难以交工。如果是想快速生锈的话,可以使用我们公司应用德国技术研发的快速生锈水,几个小时就可以生锈,对钢板没有任何损伤,锈色均匀,不易脱落。耐候钢板在别墅庭院、景观园林、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因为施行涂装后若果涂装恶化,即引起涂料剥脱现象,由此生锈,为维持美观不得不再涂装。然而,锈安定化处理法是将皮膜慢慢溶化,使所产生的锈安定,逐渐扩大到全部,在钢表面覆盖一层皮膜, 不须在保养。耐候钢做锈优点:1.没有黄锈流出或红锈飞散。2.具有耐候性的重厚感触。3.不同于一般涂膜,是酸化反应型,所以逐渐变化,日经月久即自然消失。4.节省保养。本公司专业耐候钢板采购、雕刻、镂空、折弯、做锈服务。
特厚耐候钢板表裂六种控制措施:1、控制结晶器钢水液面稳定,控制结晶器钢水液面稳定,结晶器液面波动幅度控制在±(3-5)mm。2、控制钢水过热度和连铸机拉速,钢水过热度高和连铸机拉速波动大,会对连铸坯角部横裂的形成有明显影响,应加以控制。3、控制结晶器锥度,结晶器锥度越大,结晶器与连铸坯间的摩擦力越大,厚连铸坯壳出结晶器时,连铸坯角部产生应力集中,会产生裂纹和扩展,采用合适的锥度有利于改善连铸坯的表裂。4、提高结晶器冷却水水质,结晶器冷却水硬度高会造成结晶器铜板水槽内严重结垢,导致坯壳冷却不均匀而产生内应力,从而导致连铸坯表裂。应提高结晶器冷却水检验频率。5、采用结晶器弱冷制度,采用较弱强度的结晶器冷却制度有利于减缓结晶器传热,减少初生坯壳受到的热应力而使连铸坯表面质量得到有效改善。6、优化二冷制度,对于厚板坯,首先要采用弱冷制度,以保证其矫直温度,其次喷嘴雾化要冷却均匀,以保证二冷区域连铸坯表面温度均匀。生产时保持恒拉速操作,减少连铸坯表裂产生。
显然,这看上去已经不符合过去“中国降则全球降,中国升则全球升”的经验了。相反,中国钢铁需求的走势却与全球钢铁需求走势背道而驰——“中国降而全球升,中国再降而全球再升”。过去的“经验”是经过了10多年的实践检验的,也很符合常规常理,因为中国钢铁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比重持续不断地扩大,直至占据全球钢铁总量的半壁江山,其在世界钢铁资源供应过程中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即“中国降则全球降,中国升则全球升”。那么,如何解释在今、明两年可能会出现的“经验失灵”现象呢?
笔者分析认为,首先是因为中国的钢产量在2014年已经登峰造极,2015年开始下降,这主要是由中国的经济形势所决定的,国内钢铁需求出现了下降势头;第二,尽管中国的粗钢产量在2014年至今大约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50%,但是,中国的成品钢材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重却并不同步,其中,2014年的占比为46.2%,2015年的占比为44.9%,2016年的占比预计为44.3%,2017年的占比预计为43.2%,呈现出明显的比重逐年减小的趋势;第三,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今非昔比,增长速度已由过去的两位数下降至当前的7%以下,国内q345nh耐候板钢铁需求增长之势出现了实质性的扭转;第四,与此同时,世界其他 和地区对钢材消费增长(爱基,净值,资讯)的需要总体上稍好于中国。正因为如此,就出现了中国和全球在成品钢材需求量增长走势上的明显差异,即“中国降而全球升,中国再降而全球再升”的“经验失灵”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