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散装水泥可以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战略性意义。因为发展散装水泥可以节省木材,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保护了森林,有利于生态平衡。据有关部门提供,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3%左右,比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2%低9个百分点;如按人均森林占有量我国不足2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就是在这样森林贫乏的情况下,目前每年用于水泥包装的木材相当于我国原木产量的20%以上。如果我们能把这部分木材节省下来,一方面可以为国家节省资源,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少砍伐一些森林,多留一些绿色植被,使自然生态保持平衡,起到防风、防砂、防洪水和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而给人类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从这个角度考虑,发展散装水泥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
发展散装水泥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经济效益,对社会的影响面十分广泛,受益的对象是千家万户,各行各业。 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工程质量 。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降低噪音污染,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劳动效益。发展散装水泥有利于减少粉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二化硫的排放。具有显著生态效益。
使用散装水泥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人民生命财产少受损失。因为散装水泥出厂时其安定性较好,质量有保证,运输与储存中又不容易受潮变质,因而用于工程建设中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保证,而袋装水泥在运输储存中容易受潮变质,降低强度,如不注意,会给工程带来不安,全的隐患或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从党的十八大到全国“召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消费,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散装水泥推广工作,商务部制定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推广散装水泥已成为各地促进建材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翼。国家有关散装水泥发展的产业政策,必然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战略。因此,城镇化将促进散装水泥推广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为城镇和农村推散提供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2004年,商务部会同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目前全国混凝土“禁现”城市已达到300多个,全国预拌混凝土年供应量达6亿多立方米,已建立规模化的现代混凝土生产企业近3000家;集中使用散装水泥达到2亿多吨,占散装水泥总使用量的37%。 2007年6月6日,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目前全国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已发展到200多家,预拌砂浆罐车200多辆,移动筒仓700多个,在一些砂浆“禁现”城市,预拌砂浆供应链已现雏形。
水泥散装化在我国起步较早,上世纪50年就开始推广。商务部商贸服务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专业化的散装水泥产、运、储、用等环节构成的产业和技术链已初具规模,并且逐步形成了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的散装水泥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