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笔者读了甘草医生之《关于临湘市破解人才瓶颈之我见》,感慨颇多,也希望临湘市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把好司法选人关,选准配强领头羊,优化临湘干事创业氛围,打造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
人才,有学术学科带头型人才,有企业领军型人才,有科技创新型人才……,各种分类,林林总总。而我最欣赏甘草医生这句“对党政干部来说,要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福利待遇、晋升晋级向优秀党政干部倾斜,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党政干部一定要严肃问责。建立更科学的绩效考评体制机制,让平庸的干部不敢平庸,让优秀的干部更加优秀。”
在此,结合与司法打交道的体会,就执纪执法型人才发表一点看法。“临湘117命案”中冤假案错案不立案,并向中共临湘市委下发调查函,司法部门装聋作哑:交警、刑警涉嫌犯罪,没有下文;公诉人知错不改,不抗诉、不申诉;法院杨新元吃里扒外当内鬼。公检法的党委和纪委发挥么作用?
杨新元、李跃进于2015-3-6带着游所长到受害者家赔礼。直到这时,受害者家才知道是杨院长在吃里扒外当内鬼。杨院长还说:“肖书记给我打过几次电话,是我要李法官这么判的,游所长也到过我的办公室找我,舅舅唉放我一马,搞不好我的官就撤了。”
其实,死者是杨院长的旁系第五代舅妈;这五代依次为:高祖辈老夫妇--曾祖辈亲兄弟姐妹--祖父母辈--父母辈--死者丈夫与杨院长的娘是同辈堂兄妹,旁系第五代---杨院长辈。世上最亲舅妈是旁系第三代,即外祖父母辈--舅舅舅妈、母亲辈--外甥辈。杨院长小时候经常到这位舅舅、舅妈家玩,舅妈疼他,留在家住,什么好吃的都给他。30年前,舅妈很穷,泥巴屋泥巴路,100斤水稻才卖10块钱,1个鸡蛋才3分钱。杨院长结婚、生小孩时,舅妈穷没有钱,这么亲这么疼的外甥又要到堂,没办法大清早就起来,赶到长江渡口,把攒的鸡蛋拿到湖北省洪湖县新堤街上卖,卖几个钱做车费。那时候也没有自行车,要走好远的路才能到江南镇上坐车到五里牌,再挤公交车到院长家,又是鸡蛋又是鸡又是糯米,大包小包走亲戚赶人情。多少年了,接杨院长的爹(姑爷)娘(姑妈)到家吃饭,只是老了还住80年代泥地屋,没能力走了,就走的少了。不像杨院长步步高升发达了,在县城买了公房,在黄金地段盖了几层商铺,在首都也买了房,还后悔当时冒搞两套......2014年杨院长的娘享福,受害者丈夫80多岁了,自己都耳聋眼花行动不便,还是挤车到县城见堂妹最后一面。想不到啊,这位院长大人不帮忙不说,还违法办案,指示审判长判免刑,并私改生效判决书,还有脸反过来再求舅舅开恩,不要告了放他一马。
2016-4-25-17:27临湘市公安局督查室杨元锡给受害者家来电,并说“明天向邓可杰政委汇报。”2016-4-27-10:46杨元锡再次给受害者家来电说“是肖书记出了面,哪有亲舅舅不帮外甥,这冒得么家想不通的,最好不要处分别人了。”言下之意又想不了了之。
公安局主持工作的邓政委,在其位谋其政,对得起“劳动人民的血汗钱”。发现不了问题是失职,若发现问题不依法处理是渎职。否则升了官,平安退休,组织也会问责。
笔者曾通过《红网》发表“三个一”:配强一批常委,公开竞选一批乡镇部门负责人,打破条块竞聘乡镇部门中层领导。目前,临湘党、政、纪、检新负责人已就任,多次强调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乡镇书记和检察院中层领导实行竞争上岗,生机盎然。
长安河水滋润着临湘人民,那片沃土养育着临湘人民。作为一名漂泊在外的游子,心系家乡,不当之处请谅解!
小时候舅娘的抚爱之恩,杨院长当官后不认了; 组织的关爱培育之恩,十八大后仍不收敛,当内鬼,不认“党啊,亲爱的妈妈”。这种不忠国不孝家的人,还当院长,党组织不处理。
他老婆上班的印刷厂本身效益就不好,都倒闭了20多年,就院长的工资,要生活,要人情来往,还要供他儿子上小学、中学、大学,结婚,杨院长还有钱盖商铺,在北京买房子,还后悔当时没买两套,赚少了......,估计也是贪污受贿
这个杨院长还真不是个好东西,还有脸?
2016-05-20 1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