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立春”至“清明”下种的甘蔗称为春植蔗,春植甘蔗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栽培制度。
下面就为各位详细介绍,春植蔗的栽培的几个要点。1.整地整地是通过深耕、细耙,使土壤达到深、松、细、平的目的,为甘蔗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保水保肥土壤环境。无灌溉条件的旱地,旱季土壤干旱,雨季冲刷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差,整地的目的就要围绕保水保肥进行,一是在秋雨结束前,进行20~30cm的备耕细耕,有利于保蓄土壤水分,二是下种前依地形沿等高线开挖种植沟,利于截留雨水,减少水土流失。水稻田整地,秋收结束后,及时进行耕犁,使土壤充分暴晒风化,下种前细耙,对于地势低凹易积水的田块,整地时还要注意搞好排灌沟渠,以防涝害。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2.适时下种2~4月春植蔗下种时,气温已逐步回升,但云南蔗区此时正值一年中少雨干旱的旱季,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水分是制约萌发成苗的首要因素,春植蔗选择适时下种期主要考虑的是土壤水分。对于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或水田地,春植蔗以早春植为好,而对于无灌溉条件的旱地,一般宜选择晚春植,以3月中旬开始下种为好,旱季较长的蔗区,甚至可以延迟到“清明”前下种。其目的在于缩短甘蔗下种后在土壤中经历干旱时间而确保出苗,尽管当季的产量和糖分受到影响,但只要加强中后期的管理仍可获得稳定的产量,更重要的是对宿根有利。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3.砍种浸种砍种时要注意株选,选择不混杂,无病虫害,蔗茎均匀,蔗芽饱满,不空心蒲心的蔗茎。砍种用的刀具要锋利,蔗种要尽量砍成直截面,不要砍成斜面。蔗种的长短依节间而定,每段2~3芽,梢头苗节间较密,4~5芽为宜。砍种后有条件的要浸种,浸种可促进酶的活化,加快蔗种内蔗糖水解成葡萄糖,供蔗种萌发生长,提高萌芽率。一般有三种浸种方法,一是清水浸种:水源充足的蔗区可用清水浸种,把斩断的蔗种浸入清水中1~2天催芽浸种,以流动水为好;二是石灰水浸种:用2%的石灰水浸种12~24小时,可减少病虫危害,促进萌发;三是多菌灵浸种: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容易发生凤梨病的田块,应用多菌灵浸种,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4.合理密植我国蔗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合理密植既要考虑蔗区的自然条件,又要结合甘蔗品种的分蘖性选择合理的行距和下芽量,才能充分利用光、温、水、肥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和个体的优势。在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出苗率低,个体生长量不足,甘蔗生长的群体和个体得不到充分发挥,应考虑适当密植,争取更多的有效茎取得高产,一般行距80~90 cm,每亩下芽量8000芽左右,而水田地可适当稀植,利用水肥条件优势获得高产,一般行距90~100 cm,每亩下芽量7000芽为宜,对分蘖性强的品种还可适当减少下种量。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5.下种方式下种方式采用双行平植下种,蔗种双行平放于沟底,芽向两侧,行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在旱地上,要求开挖植蔗沟达底土层,深30~35cm(垄顶至沟底),沟底宽20~25cm,并清平板土层,让蔗种紧贴底土层,充分利用毛细管水,以提高种苗的萌发率。甘蔗下种后,施足基肥。基肥以氮肥、磷肥、钾肥为主,或采用三元复合肥,有条件的每亩配施1500kg农家肥,效果更好。基肥一次施入蔗种两侧,前期有地下害虫危害的蔗地,还要配合施药防治地下害虫,接着覆土盖种,旱地蔗覆土厚度一般5~7cm,水田蔗覆土宜浅,以利于蔗种的萌发出土。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甘蔗下种至收获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各个生育时期的特性不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就不同,田间管理的任务就是根据甘蔗生长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人为地创造有利于甘蔗生长的环境,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1.苗期田间管理苗期是甘蔗生长管理的重要阶段,甘蔗下种后一切管理的措施都是为了促进种苗的萌发出土,幼苗期和分蘖期的生长,这是栽培蔗能否获得高产的基础。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1)水分管理:我国蔗区2~4月下种的春植蔗,影响萌发成苗的首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因此,对于旱地,抗旱保水是保证种苗萌发生长的关键,如遇久旱不雨就要及时进行抗旱保苗;而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水田地,在遇连续阴雨条件下,土壤水分过多而通气不良,地温下降,影响种苗的萌发,严重时会造成烂种,因此,水田蔗则要注意搞好田间排水沟,使蔗田保持湿润而又不积水,有较好的通气条件。
(2)施用苗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施促苗肥,甘蔗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种根逐步衰老退化而新苗根不断地产生,叶片不断地出现,需肥量逐步增加。此时,施用苗肥,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提高早期分蘖是很有必要的,苗肥一般在齐苗时进行,每亩用三元复合肥10~15kg。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3)查苗补缺:甘蔗下种至萌发出土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缺苗断垄的现象,要及早进行查苗补缺,早补早好,一般大田蔗苗3~5片叶时进行补苗为好,在断垄地段挖穴或开槽补植,植后浇足定根水,剪去部分叶片,减少叶片蒸腾失水,提高补苗的成活率。补苗来源可在大田下种时,在田间低畦地段有计划地培育补缺苗,一般可按下种量的1%~3%安排,补苗时边起苗边补。
(4)中耕松土:甘蔗苗期中耕松土,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土壤湿度,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甘蔗的苗期,中耕松土可有效铲除幼草,减轻杂草危害;此外,雨后中耕,由于切断土壤毛细管,可有效地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增强土壤的保水抗旱能力。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2.分蘖阶段的管理春植蔗基本齐苗后,气温已迅速回升,主茎苗生长加快,同时,分蘖也陆续出现。此时,分蘖苗与主茎苗之间反抑制和抑制作用矛盾激烈,主茎苗因基础较好会有条件抑制分蘖苗的发生,而分蘖苗因此时的蔗田尚未封行,光照充足,光照条件有利对抗主苗的抑制。因此,在栽培上要及时供给水肥,促进早分蘖,提高有效分蘖,以弥补春植蔗基本苗量不足,保证有足够的苗量群体。
3.大伸长期的田间管理甘蔗进入大伸长期后,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大大提高,对光、温、水、肥的需求量达到高峰,而此间的气候条件也正是光、温、降雨的黄金季节,这个时期是决定甘蔗产量的关键时期,此时,施肥、培土等必须及时配合上去,最大限度地满足甘蔗迅速生长的需要,争取蔗茎有更大的生长量。在甘蔗的整个生育期中,伸长期的需肥量最大,可结合大培土重施攻茎肥,根据甘蔗的需肥规律,此间对氮的需求量最大。因此,追肥以氮肥为主,氮肥的使用量一般占全生长期施用量的50%~60%。
甘蔗种植必修:春植甘蔗的高产秘诀
4.成熟期的管理
(1)成熟期的管理重点是控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糖分的转化,在管理上,通过控水促进糖分的积累,控水应掌握干湿相间的原则,要求表土润而不湿,干而不白,遇涝即排,遇旱即灌。
(2)剥除枯叶:及时剥除枯叶,有利于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对田间湿度大,长势郁蔽和病虫害严重的田块要多剥,剥下的枯叶尽可能带出蔗田集中烧毁,一般剥叶的标准每条茎应保留9~10片展开新叶。但对留种蔗田应留叶鞘保护芽片,对土壤干旱的蔗园最好不要剥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