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置顶的有关“有年味的民俗活动”的帖子,有点感慨!
苏州的年味在哪里?或者说中国的年味在哪里?现在的春节说白了和国庆节有什么不同?同样是放假7天而已,也就多了年会,多了年终奖的盼头罢了。
至于说的猪油糕、咸肉菜饭、年糕等等,随着生活质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这些东西不说也罢,或者平时能吃到,或者一辈子不想碰,年味应该不会仅限于此。
主要是活动,带民俗的活动,你说桃花坞有、山塘街有,可是为啥我们去的时候都看不到?可以固定时间演出一段吗?参考国外……
还有,同里有、周庄有、虎丘有,代价么,门票,要消费才有年味,门票几十到一百多不等;
亦或是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灯会说不办就不办了,断个几年没说法,据说当初处于公众安全,讳疾忌医,只要是有活动,中国到哪儿都是人,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能做好预案准备然后如期进行吗?还是也放在个各个小景区,去收费参观过元宵?
现在中国年真不如国外去看看,几乎知名的国外旅游城市,有中国人聚集的地方,过年几天整天都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还有不少站街给当地老外宣传中国年的,据说有国内专门出去负责这类项目的,唉,这叫什么事儿,国人自己都快不记得年了,你让老外能体验什么?
再说就是烟花炮竹之说,这点估计论调两面说很严重,危害公众安全这点跑不了,没办法,谁也控制不住这冒出来的烟火往哪儿飘,所谓的集中燃放看来也不现实。不过,我觉得政府部门可以代表城市举行个燃放的活动,让大家愿意走出户外的能够大体感受一下,这点也可以学习国外的某些唐人聚集地区。
至于污染,我觉得有点宣传过头了,诚然,燃放的几天确实污染超标,但是烟火气里面到底就是能让人闻到过年的味道,这是个体验,不管是不是说陈规陋习,我觉得爆竹应该是最能代表中国年味的一个声音,当然,现在的烟花炮竹制作工艺也是见鬼了,1000响的炮竹十几秒就没了,粉尘太多,比较之前的传统工艺差太远。
对于空气污染一说,一年到头过年放鞭炮的不过三五天,污染源占比多少?汽车污染百分之十几,也没见政府有任何限制;化工厂等污染大户,关了吗?还是搬家了?搬的地方是不是还是在苏州?还是在江苏?还是在中国?
所谓爆竹声声辞旧岁,张灯结彩迎新年,两个都没了,叫什么年!
2017-2-10 09:24:55